□海南省委副书记 李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就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做好党的政法工作,必须加强队伍建设;要按照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加强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政法队伍。这些重要论述为加强新形势下政法队伍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理解,做到“五个过硬”,加强“三化”建设,必须大力培养政法队伍的职业精神、“工匠精神”。
一、政法队伍繁重的使命任务迫切需要职业精神、“工匠精神”
所谓职业精神,是从事一种职业应当具备的精神,是发自内心地对自己职业的热爱,是对工作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执着,是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的坚守,是在紧要关头奋不顾身的勇气。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自己的职业精神。对一个人来说,职业精神是成长的动力,是前进的阶梯,是成功的密码,是最宝贵的品质。对承担着为发展保驾护航重任的政法队伍而言,职业精神更为重要。
政法队伍最核心的职业精神,首先要有牺牲精神,把政法事业作为用毕生精力去奉献、用鲜血和生命去捍卫的崇高事业。其次要有法治精神,恪守良知、执法公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第三要有“工匠精神”,要像工匠对待自己的作品那样,精心把每一次执法搞好,每一次服务做好,把每一个案件都办成铁案,程序、证据、结果等任何环节都没有瑕疵,经得起检验。只有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才能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减少失职渎职、执法违法行为,杜绝政法机关不当举措对群众利益的损害。可以说,“工匠精神”是体现政法队伍有没有职业精神的一个重要标志。
之所以强调政法队伍迫切需要职业精神、“工匠精神”,是因为政法队伍承担着繁重而艰巨的使命任务。当前,我国处于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的特殊阶段,政法队伍要落实习近平同志“防控风险、服务发展,为经济社会提供有力保障”的嘱托,面临的压力会更大,承担的任务会更繁重。从海南来说,承担着博鳌亚洲论坛安保、文昌卫星发射安保等重大安保任务,反恐防暴任务很重,绝不能有丝毫闪失;地处南海开发和维权维稳第一线,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南海主权,既是海南必须承担的国家担当,也是全省政法队伍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正处于全面加快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关键时期,伴随着一大批重点工程、重大项目的建设推进,征地拆迁、企业改制、就业社保、环境“邻避”等问题引起的矛盾纠纷可能会相对集中地发生。要完成好这些任务,没有强烈的职业精神、“工匠精神”是不行的。
之所以强调政法队伍迫切需要职业精神、“工匠精神”,是因为人民群众对政法队伍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整个社会文明程度、法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民群众法治观念、法治素养的不断增强,对政法队伍执法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政法机关办案子,人们不仅要求实体正义,还要求程序正义;老百姓到政法窗口办事,不仅要求把事办成,还要求效率高、服务好;政法干警执勤,公众不仅要求依法执法,还要求文明执法、人性执法。如果执法方式简单粗暴,执法程序存在瑕疵,再经过网络发酵,小矛盾就可能酿成大问题。面对这样的形势,如果没有职业精神、“工匠精神”,不能以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就会陷入被动,就无法胜任职责。
之所以强调政法队伍迫切需要职业精神、“工匠精神”,还因为少数政法干警存在不敬业、不专业、不精业的突出问题。总体上看,广大政法干警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维稳第一线冲锋陷阵,为保障一方经济社会发展、守护一方百姓平安作出了卓越贡献。但也有少数政法干警要么漠视群众,服务意识淡薄,衙门作风严重,对群众的困难和诉求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要么玩忽职守,思想懈怠,工作敷衍,作风松散;要么利欲熏心,把手中的执法权当作换取私利的工具,吃、请、收、要,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要么执法违法,觉得自己是执法者,可以不受约束、为所欲为;要么行为不端,道德素质低下,发生违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伦理的行为;要么业务生疏,身体素质低下,专业技能不强,“追不上、打不赢、说不过、判不明”。之所以产生这些问题,原因非常复杂。政法队伍一头连着权,掌握着执法和司法的权力,另一头连着犯罪,长期接触各种灰色、黑色领域,面临的诱惑考验多,容易成为“被围猎”的重点。必须把培养职业精神、“工匠精神”作为政法队伍建设的“牛鼻子”工程来抓,切实提高政法队伍的纯洁性和战斗力,提高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
二、以强灵魂、强技能、强纪律为突破口大力培养政法队伍的职业精神、“工匠精神”
从海南政法队伍现状出发,培养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必须从思想根源上、能力素质上、纪律作风上综合施策、多维度发力,实现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自律与他律互律互动。
要强灵魂,就是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同志指出,“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政法队伍的政治灵魂”,强调“必须把理想信念教育摆在政法队伍建设第一位,不断打牢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忠诚使命的思想基础”。培养政法队伍职业精神、“工匠精神”,首先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入手,使广大政法干部、干警认识到所从事事业的崇高,认识到自己岗位的重要,从而充满责任感、自豪感,矢志不渝地为之奋斗。当前特别要扎扎实实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进一步坚定广大政法干部、干警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最根本政治要求和最重要政治纪律,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切行动听党指挥,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要进一步增强广大政法干部、干警的职业敬畏感,强化职业伦理、职业道德、职业操守、职业良知,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守一行,精益求精、追求完美。要采取灵活、生动、通俗、接地气的方式,把思想政治工作做深、做实、做巧、做活,更加容易让人接受。特别是,不能停留在念文件、听报告等老办法上,要与时俱进、创新方法,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增强多样性、互动性,让政法干部、干警尤其是年轻一代干警喜欢听、听得进、能接受,产生认同感,受到教育和启发。
要强技能,就是提高履职能力。政法工作涉及的都是人的切身利益甚至人的生命,政策性、法律性、专业性很强,必须有过硬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确保“追得上、打得赢、说得过、判得明”。提高依法执法能力。执法者必须守法,这是法治社会的基本特点。政法干部、干警要牢固树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增强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行使权力的自觉性,做到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公正司法,提高执法的公信力。特别是不能去行使依法不该由自己行使的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提高专业打击能力。现在的违法犯罪越来越专业化,打击像金融诈骗、证券违法等许多犯罪行为,都需要大量专业知识。特别是一些电信诈骗案,团伙成员不仅精通银行和电信业务知识,还有很强的反侦查能力,专业化程度令人震惊,必须以专业对专业,实施精准打击。提高科技应用能力。现在,智能犯罪、高科技犯罪在犯罪活动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如果政法队伍的装备水平和科技应用能力比不上犯罪分子,就没法跟犯罪分子斗智斗勇,将他们绳之以法。必须牢固树立向科技要警力、要核心战斗力的理念,想方设法为政法队伍配备先进的装备设施,大力加强科技应用能力培养,运用大数据手段,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战斗力转化。提高应对舆情的能力。在互联网时代,舆论传播速度快、渠道多、范围广,不论是好事还是坏事,只要一上网都很容易产生放大效应。尤其是一些突发事件,如果处置不当,就会失控。各级政法部门要把懂网作为必修课,把用网作为基本功,切实增强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方式应对舆情、做好工作的本领。
要强纪律,就是要用铁的纪律打造铁的队伍。对于政法干部、干警这样一支肩负的责任重、掌握的权力大、面对的诱惑多,人民群众又很关注的队伍来说,管理必须严而又严、严上加严。如果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就有可能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带来很坏的影响。规矩制定要更严。如果规矩不严,就会出现“牛栏关不住猫”的现象,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还会影响规矩的权威性。各级政法机关要坚持高标准和守底线相结合,结合各自岗位特点,细化干警行为规范,完善铁规禁令,形成切实管用的纪律条令体系。特别是,针对政法干警执法自由裁量权大、监督相对薄弱的状况,要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有效的监督机制、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形成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追责相结合的管理监督体系,真正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不留制度空白和死角。规矩执行要更严。规矩不是摆设,制定了就要严格执行,否则就成了“稻草人”。各级政法机关要严格落实制定的纪律条令体系,坚持严在经常、管在平时,发现苗头就谈话提醒,有了问题就警示诫勉,让干警深刻认识到纪律就是高压线、是雷池,不能碰、不能越,形成“火炉效应”,帮助广大干警尽可能少犯错误、不犯错误。违纪惩戒要更严。对于政法干警中出现的违纪违法行为,不论大小,一定要坚持零容忍,违纪的以纪论处,违法的依法追究,该“斩”的“马谡”一定要“斩”,决不能有“护犊子”的心态。特别是对那些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甚至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的违纪违法行为,要坚决严厉惩治,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职务高低,都要毫不手软,形成强大震慑力。
三、为培养政法队伍职业精神、“工匠精神”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职业精神需要职业保障,“工匠精神”需要职业呵护。政法队伍尤其是一线干警,工作负荷重、心理压力大、安全风险高,可以说是和平年代牺牲付出最多的一支队伍。培养政法队伍职业精神、“工匠精神”,既需要理念信念引导,也需要实实在在的激励和保障。
要加强政治保障。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对政法队伍的领导,支持政法部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按照习近平同志“忠诚、干净、担当”的要求,大力培养、选拔和使用政法部门领导干部,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更加关心广大一线政法干警的成长,建立科学完善的晋升通道,激发政法干警工作的热情、激情。
要加强收入保障。落实好从优待警各项政策,完善与工作实绩挂钩的津补贴项目及标准,加大对艰苦边远地区、有毒有害岗位和基层一线执法办案人员倾斜力度,让他们真真切切感受到组织的温暖。按照司法体制改革的部署,严格兑现法官检察官薪酬制度改革的各项政策,调动他们多办案、办好案的积极性。
要加强健康保障。健全干警因公负伤、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和紧急救治“绿色通道”,决不能让他们“流血流汗又流泪”。还要完善干警带薪休假、定期体检以及心理咨询、疏导和危机干预机制,确保广大干警身心健康,精神饱满、毫无顾虑、态度坚决地跟犯罪分子作斗争,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和百姓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