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带始终系着、接打电话前先靠边停车……昨天,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工程车实时动态安全监管中心内的大屏幕上,3辆工程车的行驶情况一目了然,不仅驾驶室内情形清晰可见,车辆行驶的前方和右侧状况也一览无余。这套4G传输的转弯影像系统正是余杭交警大队针对工程车事故多、监管难的顽疾开出的新“药方”,是杭州市首创。
“余杭辖区内建筑项目多,导致工程车数量大,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了很大隐患,尤其是右侧转弯极易引发恶性交通事故,很多人看到工程车就害怕。”余杭交警大队副大队长黄玮说,工程车事故多发有着特殊原因,但也有监管空地可以“耕种”,比如驾驶人的安全意识、驾驶规范以及驾驶盲区的“可视化”等,“这也是我们可以作为的地方”。
今年5月,余杭交警大队成立了工程车安全监管工作小组,集中力量开展工程车整治,对辖区内工程车的装载量、车速、栏板高度等进行综合整治。在前期整治的基础上,今年6月起,结合GPS定位系统,余杭交警大队开始在辖区商品混凝土车辆上试装4G传输的转弯影像系统。这套系统包含了车前、车侧和车内3个监控探头,车前的监控实时记录车前路况,右侧的监控主要方便驾驶员监测工程车右侧盲点区域,而驾驶室内的监控则是为了监督和规范驾驶员的驾驶行为。
“根据我们以往的办案经验,很多工程车事故的发生都与驾驶员的驾驶习惯有关,我们在早期监管中也发现,驾驶人在开车时不系安全带,驾驶过程中打电话、玩手机,甚至看视频、打盹儿等情况都有发生,这些都是安全行车的大忌。”余杭区工程车实时动态安全监管中心负责人曹军说,“为了及时纠正驾驶员的不文明行车行为,除了在事后对驾驶员进行相应的处罚和教育外,我们也正在开发实时语音提示功能,一旦发现驾驶员有上述行为,可以实时通过语音的方式提醒驾驶员。”
除了依靠转弯影像系统,余杭交警大队还和辖区内商品混凝土自律协会、渣土车自律协会等行业组织建立了良性互动。比如跟自律协会内各车队队长组建微信群,将监测到的不良习惯实时发布到群里,同时,对于监测到的好的驾驶习惯和好人好事等,也实时与协会进行沟通交流,方便协会对驾驶员进行处罚和奖励。
据了解,目前余杭区登记在册的1139辆商品混凝土车辆已全都安装了4G传输转弯影像。自10月14日系统正式启用以来,未发生一起因右侧转弯产生的交通死亡事故。监管部门通过系统共查处超速违法行为1620起,遮挡视频、不良驾驶习惯行为1456起,不系安全带行为229起,接打电话行为22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