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江苏省徐州市公安局持续加强缉毒执法、禁吸戒毒、宣传教育、禁毒管理等工作,深入推进新一轮禁毒人民战争,进一步发挥禁毒主力军作用,最大限度治理毒品危害,多项禁毒工作绩效位居全省前列。
建立三级社区平台长效开展社区戒毒工作
徐州市原先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部分由地方综治部门负责、部分由公安机关负责,还有一部分无人管理,戒毒社工多数为兼职人员,工作机制混乱,吸毒人员得不到有效管控,给社会治安带来极大隐患。为进一步加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10月12日,徐州市禁毒委召开全市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会议,部署在全市推行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新机制。
全市建立三级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平台。一级平台建立市级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管理办公室,二级平台建立县级工作站,三级平台建立镇(街道)级工作分站。力争通过2至3年的努力,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体系基本形成,领导机构普遍建立,专职工作人员和社工配备到位,工作机制逐步完善,经费保障投入不断加大,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基层基础工作水平明显提升;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措施得到有效落实,戒毒康复效果明显提升,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执行率、戒毒康复人员管控率和戒断巩固率逐年提高,复吸率逐年下降;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就业安置规模逐步扩大,救助服务和社会保障普遍得到落实,生活就业状况明显改善。
新机制要求司法行政部门要将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纳入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范围,加强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的日常管控、帮教;综治部门要指导综治委有关管理办公室履行相关职责,并将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纳入综治和平安建设考核;公安机关要加强对吸毒人员的检测、登记和管控;卫生计生、人社、民政、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单位和组织要结合自身职能做好对戒毒人员的帮扶、教育工作。
目前,徐州市公安局已经选派精干警力派驻市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管理办公室,二、三级平台也都有民警进驻,开展业务指导、督导、培训、考核等工作。开发区大庙街道办、沛县沛城街道办作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分站建设示范点已揭牌运行。
紧盯“案人网源”有效遏制毒品蔓延
今年4月,徐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红花埠检查站民警在检查一辆广东东莞牌照轿车时发现驾驶员罗某无照驾驶,且车上两人高度紧张。检查中罗某企图拿出10万元让民警放行,引起了民警的高度警惕,遂将其控制,随后在车上发现可疑现金240万元。经查,两名嫌疑人系从广东惠州前往山东购买制毒用原料。4月份以来,该检查站民警已连续查获3起涉毒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缴获毒资240余万元、毒品1125克。
“始终坚持源头治理和从严打击相结合,从根本上治理毒害,探索常态化打击毒品犯罪新机制。”徐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陈辉说:“毒品犯罪的特点决定了单纯依靠打击并不能有效遏制毒品蔓延。在禁毒实战中,我们总结出一套抓住‘案、人、网、源’等关键要素,打防管控相结合的打击毒品犯罪做法。盯住‘案’,即抓住公安部、省公安厅挂牌督办的毒品目标案件,以毒品大要案件为抓手严打涉毒犯罪;抓住‘人’,即分级分类动态管控社会面吸毒人员;控住‘网’,即依托治安防控体系,织密立体化毒品查缉网络;管住‘源’,即严格易制毒化学品监管,严防易制毒化学品漏管失控、流入社会造成危害的事件。”
今年以来,徐州已破获毒品刑事案件455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581名,破获公安部毒品目标案件2起、省公安厅毒品目标案件7起;移送起诉毒品犯罪嫌疑人514名,共缴获毒品1万余克、查获吸毒人员2482人次,多项禁毒工作绩效位居全省前列。
知识竞赛全省夺冠百万人口受到教育
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有效遏制毒品滥用问题在青少年群体中发展蔓延,9月1日,国家禁毒办、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联合在全国组织开展2016年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活动。10月16日,竞赛初赛环节落幕,徐州市参赛选手34.6万余名,名列全省第一。随着竞赛活动日益激烈,为保证比赛成绩,徐州禁毒民警深入学校开展宣传培训,广泛发动教师、学生家长参与指导青少年学生参加比赛。同时,每日通报各地比赛情况,并将赛况实时推送各县(市)局、分局,有力提高了全市参与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的积极性。
全市积极参与竞赛活动,丰县根据各镇、街道辖区的学生基数,将目标层层分解到学校,并明确校长为第一责任人;鼓楼区组织参赛辅导教师培训并建立微信工作群,实时调度本地比赛情况;邳州、新沂、开发区等地公安机关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取得良好效果。
此次竞赛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互动性强,采取答题系统实时显示答题成绩和各地参与数据,极大调动了广大师生的参赛热情,全面检验了禁毒知识学习成效,形成了积极学习、分享禁毒知识的热潮。随着竞赛的深入,其影响力延展辐射到周边人群,在全市构建了竞赛引导学生、学生带动家长、家长联系社会的禁毒知识传播网络,全市百万人口受到了禁毒教育。
(赵家新 马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