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一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闫汾新来到阿克苏地区库车县玉奇吾斯塘乡,看望“亲戚”达吾孜亚村70岁的老党员买海买提·莎木沙。
得知闫汾新书记要来结对认亲,买海买提也是忙个不停, “兄弟一会儿就要到家了,茶泡好了吗?刚剥好的核桃快端上来……”
11月9日、10日,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闫汾新和院长木太力甫·吾布力分别赶赴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和田地区策勒县,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认亲活动。
11月10日12时,闫汾新一进门,买海买提上前与他紧紧拥抱。进屋上土炕,盘腿而坐,“买海买提大哥,我是你的汉族兄弟,以后就是这个家庭的一员了!”闫汾新说出的这句话,将两人的关系一下子拉近了。
“我每天都听收音机,知道城里来了很多人到南疆结对认亲,党和政府把关怀和温暖送到我们心坎上,心里感动得不知道该说啥……”买海买提的眼睛湿润了。
面对闫汾新关于生活方面的询问,老人打开了话匣子。原来,他是最早响应政策号召住进村里第一批抗震安居房的,“四老人员补助、养老保险和其他补助都能按时拿到手,今年光卖核桃收入就是两万元,还有麦子和牲畜的收入。前几天我还到镇上参加了免费体检。”买海买提说,现在生活、生产条件明显比以前好,他感受到党的惠民政策太好了,更没想到晚年竟然还有一个这么好的兄弟,“家里没困难,晚年很幸福。”一口气说完这些话,买海买提咧嘴笑了。
说话间,老人的孙子努尔艾利·艾孜孜和努尔艾合买提·艾孜孜放学回家,闫汾新问他们将来想在哪儿上大学,两人异口同声地回答:“北京!”闫汾新连连夸赞孩子们有志气,他告诉买海买提:“孩子们上大学的费用你们不用担心,全部由我来承担,一定要把孩子培养好,让民族团结的情谊永远延续下去!”欢声笑语中,老人的儿媳妇做好了拉条子,一家人吃起了团圆饭。
11月9日,和田地区策勒县策勒乡托万托格拉克村村民梁新激动万分,因为他的亲戚要来家里。
“兄弟,我来看看你……”木太力甫·吾布力一走进家门,就向梁新招手问候,并向家人一一问好。“你比我小几岁,我叫你兄弟吧!以后咱们就是亲戚了,家里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都可以跟我说。”几句家常话一唠,梁新的紧张感消失了。“我是个普通的农民,一直生活在农村,也没有维吾尔族亲戚,现在竟然有了哥哥,感觉就像做梦一样!”梁新激动地说。
木太力甫详细了解了梁新一家的生产生活情况。梁新说:“我和少数民族同志相处得很好,但做得还不够。今后我要主动和少数民族同志交朋友,给他们教技术,争做民族团结模范。”
“我们本来就是一家人,只有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才能共同脱贫致富,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希望你早日成为民族团结模范!”木太力甫鼓励梁新。
11月4日,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孙金梁率领执行局7名干警踏上开往南疆的列车。列车上,干警们都想象着自己结对亲戚的模样、家庭情况,期待着跟自己的亲戚早点见面。次日中午一下火车,干警们不顾旅途劳累到村里迫不及待地开始走访亲戚。在村干部的带路下,他们看望了各自的结对亲戚,送上了慰问品。
自治区党委召开“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认亲活动动员大会以后,自治区高院党组专门召开会议,部署落实会议精神,要求全体干警开展结对认亲工作,并要求去看望自己的亲戚,一起吃饭、一起聊天,培养真实感情,相互学习、了解风俗,使党群关系更加密切,更加稳固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和情感基础,做到一次结亲、终生结缘。
10月30日,该院派出第一批结对认亲的干警来到和田地区墨玉县吐外特乡罕勒克艾日克村,一一慰问结对认亲家庭,与认亲村民拉家常、互留联系方式和“家人”合影,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尽早脱贫。
11月4日,与11月9日,第二批11名干警前往墨玉县吐外特乡琼库勒村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结对认亲活动。在各自的结对认亲户家中,干警们与村们拉起家常:
聊家常、话民生、谋发展、增友谊、互签连心卡、合影留念……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你离群众有多近,群众就和你有多亲。
在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多次会议上,该院党组书记闫汾新表示,“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是自治区党委围绕总目标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是推动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主要抓手,是打好扶贫攻坚战的实践载体。结对认亲的干警与结对亲戚,要相互学习语言,学习风俗习惯,带动大家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尽己所能帮助“亲戚”解决实际困难,让深厚的亲情一直延续下去。
目前,该院已有3批305名干警正式在村里结对认亲。(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