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凯里创新“3336”多元排查化解机制
定纷争 保平安
三年来,贵州省凯里市按照“防范风险,诉调对接,多元化解,服务发展”的工作思路,结合全市矛盾纠纷量大面广的实际,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推出“3336”多元排查化解机制,实现诉调联动、多元化解、无缝对接、社会共治,从而降低群众办事成本、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办事效率。凯里市三年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政法工作满意度逐年提升,实现发案下降、纠纷减少、效率提升、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
一是抓实“三级平台”,即县、乡、村三级平台,全面推行温馨调解,念好“十心”口决温馨化解社会矛盾。在市一级建立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为公众提供公共法律服务,成立市矛盾纠纷调解调度指挥中心在司法局统筹研判、调度、指派、督查、考核全市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相关工作,有针对性的组建如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两清专班”。在乡镇、街道建立有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和网格信息管理中心、诉调对接中心,组建公共服务平台,夯实并提高基层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在一线联动化解社会矛盾的作用。在村居(社区)建有综治工作站、网格管理站、警务助理工作室和司法工作联络站,全面推行网格服务管理,创新“排查小隐患、控制小苗头、化解小纠纷、办理小事务、整治小环境、收集小信息、解决小困难、开展小宣传、提供小服务”九小工作法,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居、社区)。并实现三级平台上下联动、信息对接、齐抓共管。
二是夯实“三道防线”,即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大防线”和三大调解内部的“三小防线”。全面加强三大调解并纳入市级考核目标。在人民调解方面,加强村居、社区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立村居专职警务助理,加强网格“治安联防、纠纷联调、隐患联治、平安联创、卫生联保、发展联带”的作用,推行“网格员—调解会—村主任”梯次调解三道防线工作法。在市级建立医患纠纷、山林水土、交通事故、房管物业等八个行业调解委员会强化行业人民调解工作。在行政调解方面,设立医疗事故、道路交通、房产纠纷等八个专家组,推行调解员--股长—局长梯次调解三道防线。在司法调解方面,推行立案前非诉调--立案后庭中调--宣判后和解调三道防线,并实现诉前、审中、判后三个时段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的有效对接形成合力化解社会矛盾促进案结事好。
三是着力“三个抓手”,即诉前防范、委托调解、司法确认。首先是司法指导,每个村居明确一名法律顾问、一名司法联络员(法官),负责对民间调解进行非诉指导。其次是委托调解,是人民法院将在诉讼中的较为专业或在农村有群体性事件隐患的重大矛盾纠纷,征求当事人意见后委托行政调解、人民调解或专业调解机构进行调解提高化解功效。第三是司法确认,这也是诉调对接的核心。创新凯里“零收费、防反悔、可执行、促和谐”的诉调对接司法确认工作思路,在人民调解或行政调解中的重大纠纷达成协议后,由调解组织引导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其效力,人民法院对协议进行合法性和真实性进行司法审查并作出决定,认为协议合法、真实的作出书面民事裁定确认其效力,赋予非诉案件纠纷化解方式与诉同等的法律效力,认为协议内容不合法或违背法律规定的可退回调解组织再次组织调解或告知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从而减少司法成本,提高非诉效率。
四是创新“六调”做法。一是“专家调解”法。根据行业和纠纷的不同特点,组建移民安置、山林水土、医疗事故等八个专家组,对有关专门性重大疑难问题和历年遗留的信访积案逐个进行“问诊”、“清理”。二是行业调解法。建立医患纠纷、山林水土、劳动争议、交通事故、涉校纠纷等八个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加强行业协会、仲裁组织的职能作用,让社会各界参与纠纷调解。三是五老调解法。发挥“五老”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每村选聘5-8名“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老军人、老模范”为“五老”调解员,让纠纷双方当事人自主选择其中“五老”调解员为他们化解争议。四是民俗调解法。创新符合凯里风情民俗的民俗调解法,推进调解工作事半功倍。主要有民歌调解、家族调解、理老调解。五是“流动调解”法。组建“农家法庭”、“移动法庭”、“流动警务室”、“流动调解室”、“法律援助调解”,应群众诉求在第一时间赶赴纠纷地调处矛盾,让司法、执法工作深入一线流动作业化解社会纷争。六是联动调解法。建立网格联调、村际联调、乡际联调工作机制,实现三大调解联调联治,形成合力化解社会矛盾。
三年来,凯里市通过创新“3336”矛盾排查化解机制,人民调解化解各类纠纷4215件,行政调解化解各类纠纷7561件,调解成功率达97、8%,人民法院调撤、执行和解各类案件2145件,诉前化解重大事件隐患851件,接受法律咨询1562人次,委托行政组织、人民调解组织调解诉中案件123件,司法确认252件。刑事案件、治安案件连续呈下降趋势,特别是今年截止十月份底,刑事案件发案同比下降25%,两抢案件同比下降78%,命案下降75%,信访问题实现双降,社会秩序的持续稳定有力的推动了凯里地区的经济发展,凯里经济发展综合测评始终保持全省经济强县前十位,2016年上半年位居全省第二位,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连续三年排名全省第一位,并入围中国西部“百强县”,凯里已然呈现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争先进位、推动新跨越”的强劲势头。(李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