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贵州黔南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侧改革便民利民更精准

2016-09-06 17:43  来源:法制生活报  责任编辑:吕明德
字号  分享至:

  近年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紧紧围绕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工作目标,通过探索试点先行,率先在该州12个县全面启动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侧改革,创新 “三中心合一”、“一站式服务”、“掌上一点通”的公共法律服务模式,创造性地把各县市的群众工作中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调处中心和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服务职能进行整合。

  “三中心合一”,主要实行几块牌子、一套人马、统一管理、分类调处,设置综合接待、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4个窗口,实现服务功能分区有效衔接,服务便民利民更精准。

  “三中心合一”,通过建立了以司法确认为切入点的“三调联动”和人民调解与“司法确认”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司法确认的作用和优势,巩固调解成果,实现了一站式便捷服务,一揽子解决问题,一体化管理运行。该州12个县市形成了哪里有突出矛盾、哪里有发展项目、哪里需要法律服务,哪里就有公共法律服务团队的“大服务”格局。

  该州创新“三中心合一”、“一站式服务”、“掌上一点通”的服务模式促进了矛盾纠纷和信访案件的有效化解,拓展了公共法律服务的功能,推动了司法与信访工作融合改革发展,让群众获得公益性、均等性、普惠性和便利性的基本公共法律服务,真正实现了法律服务群众“零距离”。

  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侧改革

  “这‘一站式’服务很好,办事方便又快捷,本来按法定程序需要三天办结的事情,在‘三中心合一’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不到半天的时间就办结。”8月19日,龙里县西门社区的张大妈在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享受到了改革创新后的服务后,高兴地说。

  8月8日,省司法厅厅长吴跃到黔南调研时,在实地走访荔波县司法局、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县群众工作中心、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调处中心和龙里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县群众工作中心、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调处中心、龙里·贵州快递物流园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谷脚镇司法所、谷脚镇公共法律服务站后,吴跃对黔南州积极推行“三中心合一”平台建设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遵循事物客观规律的大胆创新,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既丰富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内容,又促进了信访工作的法治化、提升了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

  “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发展,服务民生,通过改革,让更多改革所释放出来的红利惠泽群众,这就是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侧改革和司法行政部门依法履职的服务方向。”黔南州委副书记、州委政法委书记吴胜华表示,这些年,黔南的法治建设,始终做到依法履行司法行政职能和深化司法执法效果的有机统一。在改革的整个流程中,始终以法律思想和法治思维为引领,在法律的框架下完成机构、职能、监督、考核和保障的全面设计。用法治精神科学配置权力、依法保障法律运行,科学把握法律对接,实现法律效果的最大化,有效促进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州能力的培育和发展。

  黔南州司法局局长骆紫光介绍,这些年,黔南州在改革的进程中,始终以改革问题为导向,始终紧紧围绕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工作目标,不断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侧改革,促进了矛盾纠纷和信访案件依法有效化解,让广大群众获得公益性、均等性、普惠性和便利性的基本公共法律服务。

  变“分散式服务”为“集约式服务”

  “把矛盾化解前置,避免更多的矛涌入信访。”荔波县委书记尹德俊认这才是治本之道,过去许多信访问因为没有走上法制轨道,依法终结,而滋生了大量的信访积案,荔波将法信访职能进行整合的目的就是要顺体制机制上的障碍,努力改善民生保障民生。荔波县在改革的进程中,终紧扣人民群众对法律服务的需求,绕“弱势维权找法援、法律服务找律预防纠纷找公证、化解矛盾找调解”路径,不断深化法律服务供给侧改,积极推出四种公共法律服务类别:障社会公平正义的法律援助;满足制宣传、法律咨询、法律顾问和代理护的律师服务等法律服务;满足群基本需求的公证法律服务;维护社和谐稳定的矛盾纠纷调处。通过制定统一的法律服务项目清实现“菜单式”供给、“订单式”服确保公共法律服务“适销对路”、精服务。“法律产品多元的供给,实现众点援服务,精准高效的便民服务够得到群众的认可是供给侧改革的标和服务方向。”骆紫光认为,“三中合一”的做法不仅实现了变“分散式务”为“集约式服务”,而且从依法治理、依法管理、依法服务群众的方向和角度更加精准。

  “三个中心合署办公,有效整合了信访、矛盾调处和法律服务等工作力量,由以往部门分散接访转为集中受理,实行‘一揽子’解决的接谈接处模式。”龙里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黎彤表示,通过改革,使过去的职能服务清单更加明晰,不会造成相互推诿,为群众办事的效率更高。

  “过去,我们来找个律师,要从这个门串到那个门,半天还搞不清楚律师在什么地方。”龙里县龙山镇村民李会说,现在不同了,到中心不到20分钟,当事人的合理诉求便逐一依法化解、依法服务、依法终结。“通过改革之后,服务便民利民得到有效提升。”龙里县司法局局长陈家健说,现在让群众感到满意的是,现在办事效率大大提高了,属于信访事项的,由信访局按规定交办督办;属于矛盾纠纷的,导入多元化调处中心直接受理调解或分流指派调解,对调解达成协议需要确认的及时由人民法院切入司法确认,以确保调解结果的法律效力;对于不接受调解或调解不成协议的案件,由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协助导入司法程序解决。

  由“转交办”变为“直接办”

  “以前,我们到县群众工作中心办理相关事务,得到的答复是,你先把材料放在这里,下星期待事务部门答复后,你再来要结果。这样一来,不仅让我们反复来回跑路,同时也影响了我们的工作。现在不一样了,我们只要到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不管你是哪方面的问题,中心每天都会有值班律师,法律工作者现场为你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凡是涉及到双方当事调解的,都会在第一时间组织依法调处、依法终结。”荔波县玉屏街道办事处个体工商户莫新表示,这种由过去的“转交办”变为现场“直接办”的服务方式,我们很满意。

  “现在好了,我们一到‘三中心合一’服务大厅,服务项目一目了然,一进大厅有人热情接待,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真的非常感谢这些法律工作者!”来自惠水县涟江办事处凤山社区的高大姐紧紧握住惠水县司法局局长刘继来的手动情地说。

  “整合三个中心资源,开展联合接访、调处和法律服务,根据当事人需要,直接在大厅窗口进行‘交办’,把原来将问题按照部门职责进行‘转交办理’,变为职能窗口‘直接办理’。”荔波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陈峥嵘表示,这样一来,就实现咨询、援助、办理“一站式”服务,为办事群众节省时间、缩短行程、提高效率。同时,通过司法调解和司法确认窗口,提供“抗反悔、可执行”的法律保障,形成“一个大门进来,一个窗口接待,一揽子解决问题”的工作模式。

  “三个中心整合,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设置前台接待服务和后台延伸服务两大功能区。如有来访、调处等事由,首先由前台接待引导,根据中心岗位职能,按类别分发引导至具体业务窗口,对事实清楚的一般来访事项,由接访窗口直接调处,提出处理意见,进行现场解决并当面答复。”陈家健说,对情况复杂、窗口不能解决的,涉及多个部门难以解决和需要提供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的,由中心首要职能窗口或牵头部门召集相关单位集中研究调处,实行“责任到底”的工作机制,确保每个事项、每件诉求都能有效落实,进一步提升法律服务水平和行政效率。

  “在荔波、龙里、惠水、平塘等县所看到的这些服务场景,只是黔南州创新‘三中心合一’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侧改革以来,政法部门为群众解决众多实际问题的一个缩影。”骆紫光表示,如何发挥政府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中的责任主体作用,强化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力量建设,组织动员三方力量,实现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主体和供给方式多元化?法律专业队伍“联动”是基础。黔南州将充分发挥律师、公证、人民调解等行业组织的作用,组织动员法律服务工作者积极参与法律援助、法治宣传、纠纷调解等公共法律服务,推动优质法律服务资源向基层延伸,增强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能力。同时,切实加强对律师事务所管理,建立健全诚信执业档案,发挥律师协会自律作用,规范律师执业行为,提高律师服务能力,打造一支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法律专业队伍。

  与此同时,面对人员不足的一些问题,该州将创新机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法律服务,不断夯实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基础,确保公共法律服务向社会治理末端延伸。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法律帮困扶助等多元化公益服务,实现供给主体和供给方式多元化。

  如今,“三中心合一”已经成为推动司法信访工作机制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不断丰富了公共法律服务的形式和内容,促进了信访工作法制化和矛盾纠纷调解规范化。

  截至目前,黔南已经建立州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个,县(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2个,乡(镇、街道)和村(居、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站(点)116个。初步建成较为规范的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村(居、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三级一体”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网络,基本形成“城镇半小时、农村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

  “四通”服务实现网上网下全覆盖

  随着黔南州“数字司法”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推进,龙里县着力打造“安全、实用、便民、融合、互通”的一体化“数字司法”信息化平台,探索出“点菜下单”、“线上线下”式的法律服务,打造特点鲜明的便民利民法律服务产品,该产品实现了“四通”服务:

  数字司法平台“一网通”。该县建立涵盖司法行政政务服务、公共法律服务、矛盾纠纷多元化调处、法制宣传教育功能的“互联网+数字司法”信息网络平台。投入资金开发建设社区矫正数字化监管系统,推动司法行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今年以来,龙里县建成龙里县公共法律服务网、龙里县普法网、龙里县司法行政网和龙里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调处网四大网站,为群众学法、知法、用法提供了便捷渠道,真正实现网上申请、受理、审批、备案、监管以及查询一体化,实现法律服务“一网通”。

  智能服务平台“一键通”。该县开发公共法律服务公众办事APP——法律服务E点通,设置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律师服务、办理公证等9个功能模块,当事人根据自身诉求通过手机APP客户端在相应模块上传相关图片、文本材料等,由相应的工作人员在系统终端对材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审核,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当事人进行反馈,如有材料缺失、内容不完整等情况,通过系统或短信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通过手机APP真正实现法律服务“一键通”,轻松做到足不出户,掌上办理,为群众提供“指尖上”的服务。

  律师坐班就诊“一卡通”。该县以律师事务所为单位,安排律师到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窗口坐班接待,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同时,定期安排律师到基层司法所开展法律服务,并在各镇(街道)、村(社区)加挂个人执业信息及发放“法律服务便民卡”,为当事人咨询法律问题提供便利途径,实现律师服务“一卡通”。

  据介绍,龙里县“一点通”信息化建设,不仅推动了实体平台和网络平台对接互通和有机融合,而且让群众享受到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促进公共法律服务实现了“办事更加方便、服务更加精准、管理更加科学和宣传更加有效”的“四个更加”提升。

  与此同时,借助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优势,着力打造“互联网+法务云”服务平台,该州在惠水县开发了“法律e家”网站的PC平台,实现了“点对点、一对一”远程法律公共服务,实现线上线下的全覆盖。

  2016年1月至今,黔南州通过网上网下共接待处理群众来信来访事项6701件10065人次,导入涉法涉诉686件823人次;提供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3103件3150人次;律师办案1820件,公证机构办理公证4462件;法律援助办案2007件;人民调解矛盾纠纷14002件,调解成功13986件,调解成功率99.8%,防止矛盾激化587件,龙里县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解答法律咨询9502人次。(罗翔)

相关报道

问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

党中央对问责是动真格的,失责必问决不是口号,已经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直播: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发布会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闭幕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召开新闻发布会,有关方面负责人就本次会议表决通过的 ...

银行卡被盗刷用户遭遇索赔难 谁该承担责任?

若客户未能妥善保管卡片造成卡片丢失,或是造成了信息泄露,客户方面实际是存在一定过失责任。

致敬守正义斗腐败的检察人

“查办贪官不是目的,让更多官员保持廉洁性才是根本。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起到了这个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