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北京市检察机关在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过程中,将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适应首都和直辖市特点推进内设机构专业化改革,面向特定领域、特点类型案件,在全市设立了经济犯罪检察部、金融犯罪检察部、网络和电信犯罪检察部、知识产权案件检察部等专业化部门,通过专门化的办案力量,专案专办、术业专攻,以适应国家、社会、公民对特定案件办理的需要。
北京东城网络电信犯罪专门机构专人专办
近期,利用互联网或电信手段实施的诈骗犯罪案件持续高发,网络连续报道了数起电信诈骗学生案件,引发了社会高度关注,加大打击网络电信诈骗犯罪力度势在必行。东城区检察院在这次司法体制改革中,按照北京市检察院部署,成立了网络和电信犯罪检察部,成为北京市检察系统专门办理网络电信领域犯罪的专业化办案机构。
为何成立网络和电信犯罪检察部?
2010年至2011年,东城区检察院集中受理了一批与互联网相关的案件,检察官通过办案发现,这类案件数量逐年攀升,并有犯罪空间广泛、犯罪成员分工专业化、犯罪手段隐蔽化等特点。经过充分调研,2012年3月,东城区检察院在以往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成立了网络和电信犯罪专业办案组织,在这次司法体制改革中,又按照市检察院部署,成立了网络和电信犯罪检察部,实行“捕、诉、监、防”一体化办案机制。
建立专业化人才队伍
为确保专业化水平,在组建专业办案组织时,便着重挑选具有丰富侦监、公诉业务经验以及掌握一定计算机、互联网专业知识的检察官,并组织检察官结合案例开展常态化业务培训,重点强化总结归纳及分析判断案件事实与证据等方面的能力。同时,网络和电信犯罪检察部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联系,和中国人民大学物证技术鉴定中心建立合作关系,针对部分案件中电子数据鉴定、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问题进行研讨论证,切实提升办案专业化水平。
发挥专业化办案优势
网络和电信犯罪检察部发挥专业化办案优势,成立以来办理了“9.28”特大跨国电信诈骗案、“MM”公寓特大传播淫秽物品案、当当网用户账户被盗案、“伪基站”案等一批有重大影响的疑难复杂案件。
其中,办理的“9.28”特大跨国电信诈骗案涉及犯罪嫌疑人46人,涉案被害人80余人,诈骗金额近700万元人民币,摧毁了境外组织策划的、窝点设于菲律宾、泰国、印尼等多个国家的诈骗团伙。
以深化沟通、加大公诉引导侦查等为突破口,网络和电信犯罪检察部与审判机关及侦查机关建立日常沟通机制,多次与侦查机关召开联席会议,就案件性质、证据调取与固定及其他疑难问题进行深入研讨,统一证据认定标准,确保案件质量和侦查方向。
在严厉打击网络电信领域犯罪的同时,东城检察院网络和电信犯罪检察部还重视犯罪预防,一方面加强统计分析,梳理、总结网络犯罪的手法、成因、危害后果等,运用案例发布、情况通报等提出预防、整治的对策和建议;另一方面,针对案发单位在网络信息系统管理、安全防范措施等方面的漏洞,制发检察建议,提出改进保密技术、加强安全管理、提高防范水平等措施。
在办理网络电信领域犯罪案件中,东城检察院网络和电信犯罪检察部的检察官发现,由于网络犯罪研究的相对滞后,一些新类型、新手法的犯罪行为给传统证据体系和法律规定带来挑战。因此,东城检察院网络和电信犯罪检察部将继续加强对网络犯罪的研究,满足办理司法实践中大量新型犯罪案件的需求,更加完善专业化办案工作模式,通过对网络电信案件的专业化办理,实现对网络安全的专业化司法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