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上午,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牵手新华网面向全国公众多终端网络庭审直播“吴汶燕诉白银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工伤行政确认”一案。届时将通过一刀不剪的直播、完全透明的司法、身临其境的庭审,创造触手可及的正义,让民众更好地实现对法院审理案件过程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此前,省法院与新华网曾多终端网络庭审直播“北京市海龙公路工程公司诉被告甘肃长达路业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一案,众多网友通过PC端和移动端观看了庭审过程,纷纷主动在微信朋友圈转发直播页面,为此次网络庭审直播点赞并留言。
新华网甘肃频道评论员文章也曾指出:“‘网络庭审直播’极大地扩展了审判公开范围,使公开、公正的审判过程真切展现在公众面前,增强了民众的参与度,在法院与公众之间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是推进司法公开,促进司法公正的有力举措,也让当事人在审判过程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据了解,此次网络庭审直播,将采用最先进的流媒体与手机直播技术、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态,通过对案件庭审过程全方位、深层次的公开,让庭审完全呈现在“阳光”下。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甘肃高法实行的“阳光审判”机制,能从制度上遏制司法工作者不敢也不能滥用职权,让他们知道自己所办的案件要经得起社会评论,经得起反对者质疑,经得起执纪执法部门查处,经得起时间检验,能有效杜绝人情案、金钱案、关系案,遏制司法腐败,传达法院声音、树立法院形象。与此同时,还能倒逼公众普法,有利于提高公众的法律素养。
近年来,为构建阳光司法机制,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制定了《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工作接受当事人和社会各界监督的若干意见》、《关于穷尽财产调查和执行措施的若干意见》等,在执行案件信息查询系统中采取公开当事人情况、立案、执行中止、执行异议及变更、听证、被执行财产情况、结案等信息;公开执行法官信息,制作联系卡随案发放当事人;公开查封、扣押、冻结、划拨等重大措施;公开鉴定、评估和拍卖机构等,扩大了执行公开的内容和范围等措施,不断拓宽司法公开途径,使庭审更加透明。
据悉,自2015年新华网与最高人民法院合作开展“庭审直播”以来,已先后与云南、重庆等地方人民法院联合开展网络庭审直播。
(王生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