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浙江桐乡:既有心灵“探照镜” 又有法律“传声筒”

2016-08-21 08:40  来源:平安浙江网  责任编辑:黄海英
字号  分享至:

  “我很小的时候,爸妈就离婚了,他们都不怎么管我。现在我触犯了法律,总觉得没脸见人,不愿意出门,不知道社会还能不能接纳我。”在8月初浙江省桐乡市举办的一次心理疏导活动中,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小张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小张参加的是由浙江省桐乡市“关心桥驿站”举办的心理疏导活动。针对小张提出的担忧,心理咨询师建议小张积极参加“关心桥驿站”组织的各类社会公益活动,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正能量,重拾自信。当天,心理咨询师还针对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的心理特点,讲解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心理问题和行为表现,引起了大家强烈的共鸣。

  桐乡市“关心桥驿站”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身心发育不成熟、家庭关系不和谐,部分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存在一些心理问题,需要对他们进行科学合理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摆脱心理障碍,顺利融入社会。同时,心理咨询也有利于工作人员了解这个群体的思想动态,便于在今后的帮教帮扶中对症下药。

  为此,“关心桥驿站”聘请了14名心理咨询师,开展各类主题心理辅导活动,点对点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吸收社会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社会力量,开展上门走访、谈心谈话,与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有了心灵“探照镜”,还要有法律“传声筒”。互联网时代,怎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激发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的学习兴趣?“关心桥驿站”研究了这个群体的阅读习惯,开辟了专门的网络教育平台。比如,将互联网上有关法律法规、道德教育的学习资源整合到平台上,让他们在家里就能获取海量的学习资料。针对每个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的犯罪类型、悔罪表现等情况,“关心桥驿站”还为其量身定制每月的“教育学习套餐”,力求矫正教育个性化。

  为了唤起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关心桥驿站”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特色公益服务。比如,组织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布置社区、养老院的宣传栏,通过集体讨论策划一些活泼有趣的法治宣传主题,让他们在搜集法律素材、创作法治漫画之余,也能学到更多法律知识。在从“心”到“身”的帮教下,首批40名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中,已有18名顺利解矫。

相关报道

问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

党中央对问责是动真格的,失责必问决不是口号,已经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直播: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发布会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闭幕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召开新闻发布会,有关方面负责人就本次会议表决通过的 ...

银行卡被盗刷用户遭遇索赔难 谁该承担责任?

若客户未能妥善保管卡片造成卡片丢失,或是造成了信息泄露,客户方面实际是存在一定过失责任。

致敬守正义斗腐败的检察人

“查办贪官不是目的,让更多官员保持廉洁性才是根本。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起到了这个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