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浙江率先利用语音识别技术完善庭审记录改革

2016-06-13 08:40  来源: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张晓君
字号  分享至:

  浙江率先利用语音识别技术完善庭审记录改革

  庭审现场每句话直接变成文字

  “现在开庭。”

  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声,被告人宣某危险驾驶案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法官话音未落,显示屏上就同步出现“审判长:现在开庭”几个汉字。不到10分钟,庭审结束,显示屏上实时记录着庭审中法官和诉讼参与人说的每句话,而书记员却从始至终没有碰过电脑键盘。

  这是西湖法院作为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智能语音识别系统试点,实现庭审语音同步转化为文字并生成庭审笔录的首例案件。随后西湖法院又对一起盗窃案试用语音识别系统,准确率分别达到96.2%和97.7%。在此之前,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法院对7个案件试用语音识别系统,语音识别正确率均在90%以上,庭审结束后自动生成一份符合要求的庭审笔录。

  2014年8月以来,浙江高院为有效缓解案多人少矛盾,充分依托信息化,在全国首开先河,探索以录音录像代替书记员庭审笔录,明显提升了庭审质量和效率。2016年1月至5月,以录音录像代替书记员庭审笔录案件达10.8万件,约占开庭案件的52.3%。

  2016年5月,浙江高院率先利用智能语音识别系统,充分利用现有庭审设备,只要点击事先安装在电脑桌面上的软件,即可实现“一键开启”。预先在软件里设置角色,每次语音文字转换时自动注明发言人角色,有效区分庭审发言对象及发言内容。

  西湖法院法官林阳说:“之前庭审笔录经过书记员的理解、归纳,或多或少会存在偏差;而现在能够原原本本记录发言人的意思,使法官能够更好地把握当事人的情绪及意向,有利于调解工作和判决书的撰写。”

  书记员叶纱说,根据庭审记录改革要求,案件如果上诉,必须誊录庭审笔录。有了语音转换的笔录,就可以快速整理出来,无须边听录音边记,方便很多。

  据介绍,浙江高院智能语音识别系统背靠阿里云计算技术,可以轻松做到万小时级别的语音数据在天级别内训练完成。目前主要针对普通话进行,后续随着对方言语料的模型学习,实现对方言的语音识别。

  记者获悉,浙江法院电子商务网上法庭的语音识别,也将近期上线,当事人足不出户直接在浏览器中,就可以体验到语音识别技术。

  浙江高院审判管理处处长姚海涛说:“除庭审记录外,还将在12368司法服务热线、调解、合议、审委会等更多领域试用语音识别记录。语音识别出的文字,可以进行高频词分析、内容检索、知识挖掘等,以充分发挥大数据价值。”(王春 徐安)

相关报道

问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

党中央对问责是动真格的,失责必问决不是口号,已经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直播: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发布会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闭幕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召开新闻发布会,有关方面负责人就本次会议表决通过的 ...

银行卡被盗刷用户遭遇索赔难 谁该承担责任?

若客户未能妥善保管卡片造成卡片丢失,或是造成了信息泄露,客户方面实际是存在一定过失责任。

致敬守正义斗腐败的检察人

“查办贪官不是目的,让更多官员保持廉洁性才是根本。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起到了这个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