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里有个“护航办”
河北阜平:为3.6万余名未成年人提供精准“护航”
2016年2月底的一天,河北省阜平县某小学六年级贫困学生牛晓(化名),因琐事与15岁的哥哥发生争吵,竟一气之下喝了农药。虽经抢救身体并无大碍,但他心中却留下了深深的阴影。河北省阜平县检察院未检部门干警在走访时了解此事后迅速介入,该院牵头建立的“护航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办公室(下称“护航办”)第一时间与该县民政部门取得联系,不但为牛晓争取到了临时救助金,还联系心理咨询师对牛晓兄弟进行心理疏导。终于,兄弟二人和好如初,牛晓也顺利地返回学校。
2015年以来,该院牵头与县公安、法院、民政、教育等11个部门启动“护航少年”工程,对该县3.6万余名未成年人提供精准“护航”。
选聘1120名联络员确保“护航”无死角
2015年11月的一天,阜平县某中学学生杨某、张某对本校一名同学进行殴打。“这两个孩子可能存在心理偏执倾向。”驻该校联络员向护航办反映了这一情况。很快,该院便派出帮教小组对杨某和张某开展心理疏导,并进行法治教育。目前,二人均产生了较大转变。
“2015年起,我们已从县、乡、村中选聘了1120名联络员,并对他们进行了培训。”该院未检科科长秦金岭告诉记者,该县公检法司、财政、民政、教育等部门的10名负责人组成一级联络员,该县各乡镇政府有关负责人、派出所长、法庭庭长、司法所长及各中小学校长等205人组成二级联络员,该县各中小学、幼儿园班主任等905人组成三级联络员。
“三级联络员根据工作性质各有侧重,以信息化、网格化模式开展工作,确保护航‘无死角’。”秦金岭说。
摸排36603人确保“护航”零误差
2015年8月起,该院未检部门历时三个月对全县3岁以上的36603名未成年人进行详细摸排,并对摸排情况进行分类,确保精准“护航”无误差。
该院将摸排力量层层下放,由三级联络员合力收集未成年人信息,并上传至专门网络信息平台形成数据库。经统计,该县36603名未成年人中单亲儿童、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心理问题少年及2013年以来有过违法犯罪记录的未成年人共有4745人。
在充分摸排并进行分类的基础上,该院针对不同类型的未成年人开展了“个性化”帮教。秦金岭介绍,针对违法但尚未构成犯罪的在校未成年人,由联络员进行“一对一”跟踪关护;对违法的非在校未成年人,则安排其进入法治教育基地学习技能,帮助就业;对已构成犯罪但未被羁押的未成年人采取“基地集中帮教”和“小组跟踪帮教”的方式进行教育;对有不良行为的少年,由各级联络员进行跟踪关注,及时反馈思想动态。2015年,该院共对57名少年开展帮教187次,收效良好。
18个咨询室确保“护航”更专业
该县某中学女生张某是一起性侵犯罪案件的被害人。因为遭受侵害,张某的心理创伤一直没有愈合。
了解到张某的情况后,该院未检部门立即启动心理救助机制。一方面,护航办联系安排张某转校读书,另一方面邀请专门心理疏导老师对张某制定详细的心理疏导方案。在6次心理疏导之后,张某的脸上又出现了自信的笑容。
据悉,阜平县检察院与县政府法制办联合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在该县13个乡镇建立18个心理咨询室,聘请心理咨询师和心理辅导员87名,建立起覆盖全县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长效工作机制。2015年,18个心理咨询室共对普通中学生开展心理疏导200余人次,开展涉罪未成年人心理疏导30人次。
记者了解到,该院还与县职教中心共同建设集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心理咨询、考察帮教工作为一体的法治教育基地。自2015年落成以来,该基地已接待学习学生5000余名,举办模拟法庭普法活动8次,举行法律知识竞赛15次。
“阜平县是贫困县,脱贫的根本是要抓好教育,‘护航工程’无疑是一个重要抓手。”该院检察长钟振生告诉记者。(郑赫南 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