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网格化打通消防管理“最后一公里”

2015-10-23 08:52  来源:人民公安报

成立网格员队伍 构建信息数据库 实现联勤联动

湖北:网格化打通消防管理“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湖北省不断探索建立消防安全管理新格局,将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纳入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平台,做到“网格同建设、职责同明确、保障同落实、工作同推进”,初步实现了网格管理全方位、消防信息全共享、隐患查处全过程、应急调度全响应,开创了基层消防管理新格局。

  网格化体系,盯紧消防安全末梢

  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东亭社区是武汉市的“明星社区”,虽然辖区范围广,大小道路纵横,新旧建筑错落,但却少有火灾事故发生。

  东亭社区努力倡行“人在网中行、事在格中办、只找一个人、只进一道门”。据社区书记王学丽介绍,东亭社区被划分为14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名消防网格员,每日巡查各自片区,排查、记录火灾隐患及其整改情况,并及时上报。

  依托出台的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建设标准,湖北省以社区、村为单元,按每个网格200至300户或300至500人的标准,将全省432个街道、958个乡镇全部划分成基本网格单元。网格机构管理组织体系包括市、区两级网格管理中心;街道、社区两级网格服务站;社区网格管理员队伍。其中,武汉市从政府出资买岗的2.3万余名“八大员”中择优选配社区网格管理员1.7万余名。宜昌市采取吸纳原有政府公益性岗位人员和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等方式补充网格管理员队伍。

  在宜昌市云集街道果园路社区,网格员张智慧每天都要把网格内的排查情况录入系统,帮助社区干部、街道办事处和消防部门及时掌握辖区消防安全情况。去年,该社区的网格员共录入楼栋信息51条、单位信息253条、安全隐患信息31条。

  作为一类新兴职业,宜昌市将网格员的身份定位为政府购买服务的社会专职工作者,薪酬由市、区两级财政按照6:4的比例进行保障。武汉市则按照“管理定额化、定额考核化、考核日常化”原则,每月逐级对网格化工作进行量化考评,并以网格员上报处置的矛盾事件为依据,根据不同量化区间发放相应的补助津贴。

  大数据跟进,搭建高效处置平台

  如今,“社区E通”手机终端成了网格员的标配。巡查过程中,网格员只要拿出“社区E通”,对着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地方拍照,轻按上传键,社会管理与服务信息平台即可收录相应情况,并与公安、工商、民政等部门推送的人口、法人组织信息进行关联比对,形成内容齐全、针对性强的消防信息数据库。

  依托社会管理与服务信息平台,20个职能部门联合建立了矛盾事件分类流转和联动处置机制。在这一机制下,上传、流转、办理、回告、反馈等各项工作环环相扣,网格员的工作也因此受益。

  据介绍,经“社区E通”上传至社区平台的消防隐患,如果当事人拒绝整改,社区平台会将此事件转至社区民警依法处理。若事件不属于社区民警负责,则由社区民警上传至街道,经街道审核、区级派单,由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处理,再逐级反馈办理结果。

  得益于互联网、传感器、监控探头、智能信息处理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物联网、GIS等信息技术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湖北省的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格局日臻完善。去年以来,全省累计受理消防事件56.4万件,由网格员处理的达27.3万件,社区工作站协调处置的达25.8万件。社区层面办理的消防事件占总量的94.1%,基本实现了“小隐患不出网格、一般隐患不出社区”。

  多角度融合,实现联勤联动

  在湖北省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进程中,有一种说法叫“城市网格看宜昌,农村网格看鄂州”。去年冬天,鄂州市杜山镇东港村的一位独居老人在做饭时引燃了堆在墙角的柴火。老人跑出来一边喊人一边拿出手机,拨打了“#9”。几分钟后,拎着灭火器、提着水桶的网格员和邻居便出现了。

  针对农村居民居住分散、基层消防力量薄弱的实际,鄂州市将民间“邻里互助”传统与技防手段相结合,借助电信平台开通“十户联防”电话,任何一个家庭拨打“#9”,联网户内其他家庭、网格员、社区警务室和村组干部都会接到语音求助信号,实现了“一户报警、多处知晓、多方支援”。以社区、农村网格为依托,鄂州建立了与网格化管理配套的消防警务监管模式。消防支队监管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大队监管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公安派出所监管重点“十小场所”,社区网格员协助社区警务室监管一般“十小场所”,体现了消防安全网格化与公安警务机制改革的相互融合。

  湖北还通过连接消防指挥中心与社会单位消防控制室图像监控系统和远程监控系统,实现了“足不出户,尽晓单位消防大小事”。此外,灭火应急救援指挥调度系统与网格化综合信息平台的无缝对接,可以直观显示城市地图、实时更新数据库。一旦发生火灾,可以实时查询起火建筑基本情况、消防数据信息以及周边200米消防水源等情况。结合城市道路监控系统、移动3G图传设备、车载GPS定位系统,指挥员可以第一时间可视化指挥,最大限度降低火灾事故造成的损失。(惠斌)

责任编辑:黄海英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