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孟维桃
“姐,每一个案子都会尽我所能办理,您放心!”
近日,文水县人民法院一位女法官通过微信成功调解一起身体健康权纠纷案件,从立案到结案,只用了短短半个月的时间。
微信调解
【案情回顾】盘点该案特殊之处:
老张视力有残疾?
65岁视力有残疾的老张,得知闫某经营的一种保健品销路不错,还可以参加免费讲座,便与闫某相约一起去听课。闫某便骑自己的电动摩托车载着张某一同前去。返途之时,张某准备往电动摩托车后座坐时,不慎摔倒,导致受伤。闫某及其亲人将他送往医院治疗。因为赔偿一事,双方多次协商未果,张某遂诉至文水法院。1月7日,该院受理该案。
双方均无法到场?
法官电话联系了原、被告双方。她了解到,原告老张因此次事故跟随儿子小张住在陕西,小张一边工作一边照顾父亲很是辛苦。被告闫某在农村照顾生病的老母亲,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困难,多次表明无力赔偿原告医疗费。
微信调解结案!
由于双方的情况特殊,一个远在陕西,一个在文水农村,都需要照顾老人,不方便在一起协商调解。为了减轻当事人诉累,主审法官在征得双方同意后,主动与他们互加微信好友,通过微信为双方搭建调解桥梁,经过多次沟通,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
法官多次与当事人通过微信沟通
经过法官多次做调解工作,该案于立案15天后,被告闫某主动支付原告老张赔偿款,一次性了结此次纠纷。
【法官提醒】在日常交往过程中,对于自己行为引起的、可能会给他人造成损害的情形,应当尽量采取措施加以避免。特别是当您与未成年人、残疾人员等特殊人员同行,或载乘此类特殊人员时,要注意加强安全注意义务,否则可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来源:文水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