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8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55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15周年。上世纪60年代,浙江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出“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枫桥经验”,发动和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近日,中国长安网记者奔赴全国多地,探寻新形势下“枫桥经验”在全国各地的创新实践,记录感受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勃勃生机。
中国长安网见习记者 马竟轩
福建依山傍海,森林覆盖率居全国首位。福建的“绿”,不仅体现在自然环境,在社会治理中亦同样表现出一片清新健康、生机盎然。
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省各级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的重要指示精神,以社会治理体制改革为契机,以推进“枫桥经验”福建化为动力,践行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打造具有福建特色的“党政主导、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的工作体系。
2012年以来,福建省各级调解组织化解矛盾纠纷102.6万件,调解成功率98%以上。今年上半年,全省群众安全感、执法工作满意率分别达98.15%、96.27%,均创历史新高。
61岁的“爷爷调解员”
近年来,为切实推进“枫桥经验”落地见效,武夷山市积极探索,下大力气聘请专职调解员,专职调解员从各乡(镇)、街道退休并具有经验的政法综治干部或优秀的综治协管员中产生,由各乡(镇)、街道和市司法局统一聘请。专职调解员们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切实使矛盾化解在基层。
周盛荣是其中的一员。
在五夫司法所,中国长安网记者看到精神矍铄的周盛荣正在忙碌地指导村民填写法律援助申请表。他已经61岁了,但工作起来,仍是一副激情满满的样子。
五夫司法所所长陈锦燕介绍道,周盛荣原本是司法所的干部,退休后被返聘为专职调解员。在他的努力下,解决了大量的辖区内的纠纷。余某英一家的遗产纠纷,是其中的典型案例。
余某英有三位哥哥,父母过世后,按协议原本应由她及二哥、三哥共同继承一个杂物间,但被蛮不讲理的大哥以“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为由坚决阻挠。一家人的遗产纠纷长达十年。
在多方求助无效的时候,今年3月,通过五夫镇开展的“我和百姓聊聊法”法律专家咨询活动,余某英向五夫镇司法所讲述了自己的遭遇,司法所工作人员当即决定帮助余某英。
接到这项工作后,周盛荣马上开始着手解决。在他面前,余某英大哥蛮横不讲理,杂物间也没有房产证,调解一度陷入困境。但周盛荣没有放弃,与武夷山市景区法庭联手,经过情、理、法的诉说,最终,这一纠纷圆满解决。
纠纷解决后,余某英高兴地说:“你们要经常邀请法律专家到镇里、村里来,这样我们老百姓有什么纠纷都可以帮我们解决。”
一个“属相制度”,创新农村治理新方法
近年来,福建省尤溪县梅仙镇半山村认真学习“枫桥经验”,探索实施以“三治”为载体的社会治理模式,推动自治、德治、法治有机融合。在“旅长村支书”林上斗的带领下,短短三年多时间从全县有名的“赌博村”、“垃圾村”、“薄弱村”一跃成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典型示范村、县“七无”平安村。
林上斗曾是空军某雷达旅的旅长。退休后,他主动来半山村竞聘村支书。
村里有大姓、小姓,大姓的人口多,容易形成宗族势力,这些宗族势力掌握了话语权,欺压小姓的村民,这对半山村的正常治理非常不利。
怎么办?林上斗创造性地提出了属相制度,让同一属相的村民在一起议论半山村治理、发展等问题,并为此组织大家修建生肖亭,方便村民们聚在一起讨论问题。
这样,农村传统的宗族势力被巧妙地打破,每位村民都平等地参与进半山村的共建共治共享中来。
警民携手+巧用互联网
近年来,福建省三明市公安局白沙派出所主动对标“枫桥经验”,充分依靠群众力量,发动群众作用,利用群众智慧化解矛盾。
今年上半年以来,三明市外滩一号小广场上,起了“争地”冲突。一个广场,是让老年群众跳舞,还是业主停车?一时间,双方矛盾十分尖锐。尽管矛盾调解员付出很多努力,但由于双方互不理解,纠纷始终得不到解决。
当双方僵持不下时,矛盾调解员谢赛珠觉得还是找民警最可靠。最终,在白沙警务室民警董季东、巫晓珊与谢赛珠的共同努力下,在老年广场舞队支付一部分费用的情况下,物业专门在小广场辟出一块用于跳舞的场地,并在两侧用水泥柱子隔开,此事得到圆满解决。
先雄警务室是白沙派出所的派出机构,是以“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林先雄个人名字命名的警务室。
警务室民警郭兆宇演示了网上调解的过程。辖区内的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在民警的帮助下进行调解。
“这种调解方式不仅方便了老百姓,而且更容易保留证据。再说,人面对面的时候就容易吵架,这下在电脑上面对着对方,反而不容易吵起来了。可谓是一举三得。”郭兆宇说。
老党员觉悟高,调解起来更顺畅
宁德是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近来年,宁德市委市政府始终牢记习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始终突出加快发展的时代主题,大力招商引资,一批有分量的大项目相继落户宁德,上汽宁德基地是其中之一。
福宁北路三期项目是上汽宁德基地的重要交通保障要素。但一起权属争议,导致工程进度有所放缓。
当事人兰荣钦是一位老党员,他有十几亩的园地,园地的收入是一家的主要经济来源。他说:“这里原是荒地,我垦荒并耕作十多年,大家原先都没有异议。”
但其他村的代表表示这块土地是集体的,不是租给兰荣钦的,土地的赔偿款应分给当时的土地所有者。为此,几方就地块的权属争议僵持了数月,仍无法达成共识。
为了顺利解决纠纷,七都镇立即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缪希崇为组长的矛盾纠纷调解领导小组,矛盾纠纷调解小组一次次不厌其烦地拜访和耐心劝导,释之以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这位老党员愧疚地说:“作为一名党龄20年的党员,在思想的高度上我应该与党保持一致,看问题不能仅仅局限于个人利益。”
于是,兰荣钦发挥了带头作用,对于争议地块,同意按照原始地界进行分配,并主动将道路红线内的青苗、竹林等移除干净,确保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如今,“枫桥经验”已深植于福建的广袤大地,与覆盖于群山的绿色森林一起,长成了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