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验车去车管所,现在民警上门验车。”近日,山东省德州市公安局车辆管理所民警来到平原县,为当地一家公交公司新采购的50辆新能源公交车办理了车辆查验业务。“这些年,德州公安的确蛮拼的,我们感受最深的是,打击犯罪更有力了、治安防控更到位了、服务群众更贴心了。”该公司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诚如此言,近年来,德州老百姓对于越来越好的治安环境和越来越亲的警民关系深有感受。是什么力量推动如此大的变化呢?
“信息引领、法治先行、夯实基础、民生为本,这是德州市公安机关贯彻执行‘四项建设’的具体实践。”德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于松岩说,“作为公安机关‘四项建设’主要内容的‘基础信息化、警务实战化、执法规范化、队伍正规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方方面面,我们从不断满足群众新期待、新要求与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入手,积极创新,寻找水土相符、可操作性强的社会治理之法与队伍建设之本。”
警务实战敢担当
不久前,连续发生7起大货车柴油被盗案,涉及德州4个县,引发了货运司机的恐慌。一个月后,这个流窜于山东、河北涉及10余个县市区、作案百余起的盗窃团伙被德州警方一网打尽。
在警务实战化推进中,德州警方紧紧抓住人和车这两大要素,将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放在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位置强力推进,成为德州建设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的特有模式,系列盗油案的快速侦破就归功于此。
据悉,从建成境内所有高速公路“智能保畅系统”,到完成主要县乡道路的信息网格化管理,德州警方坚持信息引领,实现了大数据警务云数据采集和应用、一体化情报研判和扁平化指挥体系、网上巡逻和三位一体缉查布控机制,也实现了网上数据服务群众的“微警务”机制。
“近年来,基础信息化建设加快了现代警务机制的形成,我们在广泛采集数据信息‘上云’的同时,加快开发实战化应用服务平台,涵盖了公安工作的方方面面。”德城分局特巡警大队民警刘海涛介绍,“比如针对电动车屡屡被盗却难追回的难题,我们另辟蹊径,运用物联网技术,建成智能防盗系统,并将此技术广泛运用于大型牲畜被盗防范、老人儿童走失防范和社区矫正人员监管防范等方面。”
在基础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德州警方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大力推进警务实战化,“4+N”合成作战工作机制和小案侦防机制应运而生。
“信息数据的快速流转,需要各警种无缝对接,合成作战工作机制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同时针对占发案总数80%以上的盗、抢、骗等小案件,我们又专门创新小案侦防机制,提高警务实战化效能。”德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副支队长张明说。
据统计,2013年年初至今,德州警方借力“4+N”实战平台,先后打掉系列性侵财犯罪团伙300余个,破获案件45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00余名,挽回经济损失3000余万元;小案侦防机制应用半年多,打掉跨区域犯罪团伙40余个,破获案件400余起。
“打击犯罪、维护治安,公安机关必须具备这样的担当。‘四项建设’如何实践,各地有各地的办法,我们抓住地域特点、实战需要和群众关切,设计并建成了极具针对性和高效性的信息应用平台和实战工作机制,实践证明这条路是可行的。”于松岩说。
规范执法严治警
刑事执法质量下滑、标准不一、出口不畅、执法监督缺位、打击效能下降,怎么办?这些难题多年来广泛困扰着公安队伍。
“2013年我们在全市公安机关进行广泛调研,寻求解决之道。”德州市公安局法制支队支队长袁绍志说,“调研后发现,公安机关把法制监督职能分散于各办案单位,是造成这些问题的核心原因。”
于是,德州警方创新推行了刑事案件“两统一”工作机制。所谓的“两统一”,是指案件办理重点环节由法制部门统一审查、审查后由法制部门统一对接检法机关。2016年年初,山东省公安厅要求将这一工作机制在全省推广。这就如同给办案流水线全程安排了质检员,保证所有案件在统一质量规范中办理,这是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德州实践。以此为龙头,德州警方在深化证据复核职能、证据视图运用,深化与检法机关会商制度、监督管理层级建设、信息科技支撑和法制案审责任等方面建章立制,形成更加立体化的规范执法体系。
要保证执法规范化落到实处,除了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外,更需要一支德行优良、素质过硬、作战有力的民警队伍。德州警方经过广泛认证,创新实践了“四位一体”的干部选拔工作机制,即日常绩效、全年绩效、学习成效、综合性评价四者按比例一体考核,并严格按照得分高低选拔任用干部。该机制实施以来,167名优秀人才调任中层领导岗位,323名同志解决了科级非领导岗位,98名科级干部进行了岗位交流。
“德行先行、素质为基、实绩为本、公论为要。这是选人用人的风向标,‘四位一体’营造了干部选拔的‘阳光房’,成为激发干部队伍活力的助推器。”于松岩说。
以人为本重民生
近日,记者来到临邑县恒源派出所大孙警务室,看到不少群众在办理新一代指纹身份证。十里铺村村民老孙向记者展示了刚拿到手的新身份证:“俺村里到县城30来里地,到所里也10多里,以前要到派出所去办,来去开车都得一个多小时,现在方便多了。”
这是德州警方延伸职能服务群众的一个缩影。据悉,2012年下半年,德州市根据山东省公安厅统一部署,开展以“消防、交管、危管、外管、网管、物管”为内容的“社区六进”工作,得到广大群众一致欢迎,一年后,又成功打造“6+X”的“社区六进升级版”,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公安服务。
德州警方还积极创新机制,由政府买单,为每个社区(村)配齐治保主任,确保其带“薪”上岗,切实担负基层维稳和服务群众的重任。
此外,德州警方还在网上广泛开展“微警务”,以“互联网+警务”为切入点,以微信、微博平台为支撑,激活警务云大数据服务群众。据介绍,德州警方投资百余万元研发了基于微信管理的微警务平台,共建成市局、各警种、分县局、一线基层所队和民警个人五级微警务矩阵,单条传播量5万余人次。
在打击犯罪方面,德州警方持续发力,不单快速准确侦破大要案,还主动出击广泛打击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小案”。近3年来,当地“两抢一盗”案件持续下降,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上升。(姜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