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藏长安网测试版 > 政务之窗 > 先进典型 |
在拉萨感受责任 —记援藏干部拉萨市公安局副局长邓俊近日,江苏第七批援藏干部、拉萨市公安局副局长邓俊前往林周县、墨竹工卡县走访慰问刑警支队驻唐古乡恰扎村工作队以及特警支队驻扎雪乡塔杰村工作队。 图为邓俊(前排左一)为驻村队员敬献哈达。 本报记者 王珊 摄 导读: “这里的战友用铁肩扛起祖国统一的大旗,在反分裂的第一线坚持对敌斗争;这里的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开拓蛮荒,在高原冷峻的环境下建设美好家园。有幸参与到这里的斗争与建设里来,我始终充满了感激。在拉萨援藏,让我更知天命,更懂党与人民割不断的血水深情。”这是江苏第七批援藏干部、拉萨市公安局副局长邓俊在日记本上记录的一段话。2013年7月,自幼在吴越之地成长的邓俊来到了心中的圣地——西藏拉萨,开始了他的援藏生活…… 2013年7月,按照江苏省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邓俊带着使命来到了心中的圣地——西藏拉萨,喜悦伴着沉甸甸的责任:拉萨公安是一支日夜奋斗在反分裂斗争一线的队伍,这里的战友面对的不仅是恶劣的自然条件,还有深沉险重的维稳任务。这跟江苏公安工作有着很大的不同,反分裂斗争是这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要工作。这对邓俊来说,是完全陌生的。 邓俊接到的第一个重大任务,就是雪顿节哲蚌寺展佛活动现场某一重要路段的安保工作。这一路段是临时开辟的土路,崎岖陡峭,面临的是数以万计的朝佛群众和游客,工作任务十分艰巨,责任非常重大。短短10天内,邓俊和同事数次到现场勘察地形,仔细修改完善安保方案,确保朝佛线路不发生混乱、踩踏事故。这条不长的土路,邓俊熟悉了它的每一个拐角,每一处护栏,每一层可能发生拥挤的阶梯。经过周密的准备,万事俱备。活动当天,邓俊沿着崎岖陡峭的山路走了7趟,一直坚守在现场,直到展佛活动安全、圆满结束。 工作很快步入正轨,邓俊被委任主管拉萨市禁毒工作。秋寒乍起,国家禁毒委员会和公安部在全国开展为期3个月的“肃毒害,创平安”禁毒百日会战,邓俊带领同事很快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经过深入调研,制订详细可行的百日会战工作方案,迅速组织公安机关全力投入轰轰烈烈的禁毒会战当中。多管齐下,坚持不懈破大案、打团伙;全面落实堵截查控措施,防止区外毒品渗透流入;加强源头管控,堵住易制毒化学品非法流失;加强禁毒宣传教育,积极倡导社区挽救吸毒人员。经过3个多月的会战,拉萨市公安局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破获贩毒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缴获毒品分别同比增加117%、106%和32%。 初到拉萨那晚,邓俊就被高原反应折磨得始终无法入眠。胸闷、气短,头痛欲裂。祸不单行,辗转反侧中,他又接到家人电话:唯一的兄弟——哥哥因为脑溢血突然去世。听着侄女在电话里的哭泣,邓俊陷入极度痛苦之中。这一情况很快传到了江苏援藏指挥部领导那里,他们关心地建议邓俊立即回家!但被邓俊婉拒,因为拉萨一年一度的雪顿节即将召开,拉萨市公安局全体上下正在为这一盛事的举行忙碌着。作为从警20多年的人民警察,邓俊深知大型活动安保工作的压力,他选择留下来,亲人对他的决定也表示了支持和理解。 不久后, 在拉萨市墨竹工卡县门巴乡德仲村,邓俊结识了另一位“亲戚”:孤儿仁庆扎西。家庭的贫困让这个坚韧的孩子更加勤奋好学。这年夏天,他通过刻苦学习考上了大学,却为高昂学费一筹莫展。得知这一情况后,邓俊便与他结成助学对子,为他垫资助学。平常只要有空,邓俊都会带上礼品去看看他,与他谈心,鼓励他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2014年4月26日,青年赵某因债务纠纷非法拘禁他人,被处以行政拘留15天的处罚。然而,他已经安排好5月1日举行婚礼,甚至连请帖都已发给了亲朋好友,并且联系好了饭店和婚庆公司,交了订金。了解到这一情况,邓俊为这个青年的违法行为痛心不已,同时也产生另一层面的考虑:婚姻毕竟是人生的大事,如果赵某因被拘留不能如期举行婚礼,将给他人生留下巨大阴影。法律的起点是民心,终点也在民心,邓俊觉得作为执法者,可以给这个青年一次机会。因赵某认错态度较好,又得到了受害人的原谅,邓俊决定,让赵某五一期间暂缓执行拘留,让他如期举行婚礼。婚礼结束后,赵某主动回到拘留所,服满剩余的拘留期。令邓俊感到欣慰的是,赵某对拘留所的人性化管理非常感谢,并一再表示,今后要做一个守法的公民。而被拘留的那段时间里,他也成了拘留所的积极分子,多次协助监管民警做好其他收押人员的思想工作。 在深入了解拉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后,邓俊通过努力,先后从江苏省公安厅和江苏援藏指挥部争取了100万元的援藏资金、20万元培训经费;在此基础上,邓俊通过个人关系引荐了江苏企业给墨竹工卡县扎西岗小学捐助了20万元教育经费。 秋水长天,物换星移,家乡的牵挂逐渐消解,拉萨也慢慢成了邓俊的第二故乡。邓俊告诉记者:“匆匆忙碌间,我到拉萨已经一年多了。我的体重下降了8公斤,这是失;因为工作努力,我先后被拉萨市公安局评为优秀公务员,被江苏省援藏指挥部评为优秀党员,这是得。得失之间,天命之年似乎更加迫近,但我却更加通达豁朗,更清晰地看到了拉萨的发展和各民族的团结友爱,更看到了社会主义新西藏所展现出的迷人魅力以及这背后千千万万不同行业建设者的努力奋斗。”(王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