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藏长安网测试版 > 平安西藏 > 警务站 |
西藏便民警务站网格化布点筑起“防火墙”近一年,西藏自治区便民警务站参与处置大小火灾事故100余起,受理火灾隐患举报投诉20余起,接受消防安全知识咨询600余次。2011年9月28日以来,独具藏族特色的便民警务站,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于西藏自治区大小城区的街角巷口。红顶白墙的方块建筑、熠熠夺目的“110”标识,为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创造了一个崭新的平台。 今年4月6日,西藏自治区公安厅正式出台 《西藏自治区便民警务站职责及程序》,明确要求各便民警务站履行防火巡查、初起火灾接(处)警、消防宣传教育、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举报投诉受理等消防工作职能,并与治安巡控、接警处警、交通管理等“七项基础职能”相结合,成为消防工作的又一前沿阵地,以亲民化宣传和机动性防控的特点正式走进群众生活。 防火巡查 “网格化”划分展开 作为消防兵退伍后考入公安机关的民警,颜及鸿在拉萨市天海路便民警务站担负着辖区消防知识宣传、防火巡查和初起火灾接处警等主要工作。每天他都要带领防火巡查小组,对天海路上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治安复杂区域和人员集聚地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检查,针对各单位的灭火器材是否正常有效、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是否存在火灾隐患等进行详细检查,提出指导意见并督促整改。20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和同事们从不懈怠,辖区内每一个疏散通道、每一处消火栓他们都了如指掌。 在西藏,像这样的小组有700余个,他们以辖区地域情况、治安状况和警力配备等为基础,以“警务圈”为大网格,采取车巡、步巡相结合的方式,开展24小时不间断巡逻;以街道、社区和社会单位为小网格,开展火灾隐患排查;以“九小场所”和单位工种为基本单元,逐级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实行常态化防火巡查。 消防知识 面对面进行宣传 每逢周末、法定假日、重大活动、“119消防日”等时机,便民警务站LED显示屏便会打出“人人参与消防,共创平安和谐”、“火灾隐患举报投诉电话96119”等宣传标语;民警们在繁华街道和消防官兵一道搭设消防宣传点,向过往群众、周边商(住)户讲解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灭火毯的用途及使用方法,发放各式藏汉双语消防安全宣传资料;民警还经常走街串巷深入居民家中开展面对面的消防宣传。 家住拉萨市新华苑的噶罗大爷现在俨然是小区的“消防红人”。今年7月的一天,出门前忘关炉火的噶罗大爷回家时发现,厨房刚刚发生了火灾但已在便民警务站民警的扑救下熄灭。噶罗大爷在感激民警的同时,也深刻认识到自己确实需要加强消防知识学习。恰好,便民警务站站长尼玛曲珍也在琢磨着怎样进一步提高小区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双方一拍即合,联手在小区里开展了一场实例防火教学活动。噶罗大爷现身说法,剖析自己家中的火灾事故教训;便民警务站民警就如何防范和扑救家庭易发生的厨房、电器火灾进行详细讲解,并当场聘请噶罗大爷担任小区的消防安全协管员。如今,在新华苑小区,戴着红袖标的噶罗大爷经常到处走走看看,检查小区的消防安全;小区里醒目的消防安全专栏、四处张贴的消防画报,也时刻提醒着居民注意消防安全。 火灾险情 第一时间协助处置 便民警务站成立之初,消防部门按照 “初起火灾扑救3分钟到达责任区、4分钟内有效处置”的工作要求,针对民警制定了专门培训计划,并指定消防专业人员分阶段组织消防培训,有效提升了便民警务站民警处置初起火灾的能力。 “宇拓路鲁固菜兴巷内一公寓发生火灾事故,请立即前往处置!”7月29日14时许,宇拓路便民警务站站长阿旺接到命令,立即带领值班民警手提灭火器赶赴事故地点。按照既定分组,民警们一组利用灭火器阻止火势蔓延;另一组配合随即赶来的消防官兵,联系房主、转移事故层下方的车辆、进行人员疏散和交通管控,快速有效地处置了火灾。闻讯赶回的房主李女士说:“要不是你们及时赶到,恐怕我这屋子就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