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长安网
公历:
当前位置:西藏长安网测试版  >  平安西藏  >  警务站

西藏自治区便民警务站建设发展纪实

2011年,根据我区维稳工作的实际,结合已建公安派出所、公安检查站和警务室的分布情况,按照网格化布局的要求,便民警务站应运而生,这也是我区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新举措。

2011年9月底,从拉萨市开始,一座座24小时不眠的便民警务站在我区各地市所在地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数月来,一张集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全、处处方便群众于一身的安全网全面拉开。

便民安民:责任重于泰山

“有困难就找便民警务站。”当下,这句话已经成为了我区各族干部群众的口头禅。

全区各地市便民警务站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爱民、为民、便民、利民、安民,将治安巡控、接警处警、交通管理、受理求助、动态掌握、法制宣传、备勤处突七项职能有机融合,并推出了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每个便民警务站门外都设立了便民箱,里面放着打气筒、钳子、螺丝、感冒药等,还设有便民椅、便民饮水机等。这些设施的投入使用,让人们多了几分亲切感,拉近了人民与警察之间的距离。

孩子走丢了,民警全力去寻找;老人在马路边犹豫时,民警伸出了可靠的双手;有人喝醉了,民警将他送回家中;有人掉到河里了,民警奋不顾身跳了进去……每天,有太多这样的故事在我们身边上演,便民警务站不仅给大家带来安全感,更让群众多了幸福感。

5月20日下午,一名妇女哭着来到拉萨市夏萨苏北街便民警务站求助,称女儿在夏萨苏居委会门前走失了。在详细询问了孩子的信息后,警务站民警立即通知指挥中心,同时组织民(辅)警在辖区周围寻找,并联系附近警务站巡逻时仔细查找。一个小时后,宇拓路警务站传来消息,称找到一个和该站播报信息相似的小女孩。当走失小孩被送到该站时,小女孩高兴地跑向妈妈,这名妇女脸上也终于露出了宽慰的笑容。

在各地市便民警务站成立运行不长的时间里,警务站民警们默默做了不计其数的便民服务好事、实事,从为放学的孩子们疏导交通、保驾护航,到帮助辖区打扫卫生、清理死角;从及时发现险情,到奋不顾身跳进冰冷的河水中解救落水女大学生;从主动开展法制宣传,到依法处理各类民事纠纷……便民警务站和那些热心为民服务的民警们,已成为广大群众追求幸福平安的有力依靠,成为他们寻求帮助的贴心人,成为守护雪域大地和谐稳定的中坚力量。

“便民服务让警务站就像邻居一样亲切可爱。”家住拉萨市城关区拉鲁社区的格桑老阿妈如是告诉记者。

打击犯罪:使命高于一切

按照“一个中心”、“两件大事”、“四个确保”的要求,2011年,自治区党委、政府把便民警务站作为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的重要抓手,通过设立便民警务站这一全新举措,全面提升了各族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构筑起了一道维护稳定的安全屏障。

“对于我们企业来说,便民警务站让我们有了更贴心的保卫,企业运行过程中也少了许多风险。我们超市地处繁华路段,人流量较大,以前常遇到东西失窃、买卖纠纷甚至是寻衅滋事,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正常营业。现在,这样的事情几乎很少发生了。”对于便民警务站给附近商家带来的保护作用,位于朵森格路的四方超市保安部负责人曲培深有体会。

拉萨市纳金路紧靠城乡结合部,有廉租房、酒吧、甜茶馆,不少外来打工者、社会闲杂人员都汇集于此,由于人员复杂,特别容易出现滋事、闹事的情况。为了维护这个路段的社会秩序,拉萨市公安局在纳金路上建设了3个便民警务点,最短的两个点之间距离不过100余米。

“便民警务站建在了身边,我们这些店铺晚上也敢营业了,不像以前天一黑就得关门,现在心里踏实多了,也真的感觉到安全了。”吴永福在纳金路上开了个杂货铺,便民警务站民警的身影让他从来没有这样安心过。

便民警务站的建设,是按照城市网格化管理需要来布局的,因此,大都分布在市区(城区)重要路口、重点部位、复杂路段和群众最关心关注的敏感部位。每一个警务站都形成一个警务圈,各警务站采取警用车巡、步巡相结合的巡逻方式,24小时不间断开展巡逻,坚持做到“白天见警察,晚上见警灯”,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切实提高了街面见警率,威慑了犯罪分子,有效挤压了犯罪空间。

因为有了警务站,接警处警的速度也加快了。拉萨警务站的选址按照3分钟警务圈的要求科学布局。今年以来,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及多位自治区领导多次对警务站进行暗访,多个便民警务站民警均在6分钟内到达现场,优异表现得到了自治区领导的充分肯定。

便民警务站的运行,让犯罪分子无处藏身。据统计,自便民警务站运行以来,拉萨市的刑事、治安案件案发率明显下降,街面可防性案件呈直线下降趋势。全区各地市便民警务站陆续投入使用后,分别先后开展了大范围走访、摸排、车辆排查、收缴管制刀具及危险品等工作,有效保障了各地社会局势的持续稳定,群众的安全感明显增强了。

队伍建设:为民服务没有终点

我区的便民警务站始终将治安巡控、接警处警、交通管理、受理求助、动态掌控、法制宣传、备警处突七项职能有机结合,全力搭建起了全时空、全方位、全覆盖的安全维稳平台。便民警务站在警力配置上以公安民警为主,武警官兵、辅警和基层治保力量为辅,实行“四班三运转”。高强度的工作,对队伍的管理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全区便民警务站全面运行以来,为了便于管理、搞好队伍建设,区便民警务站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起草印发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各便民警务站把抓好“五条禁令”的贯彻落实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强化民警的纪律作风和传统教育、忠诚教育、形势教育、宗旨教育四大教育,树立了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同时,加强规范执法、文明执法、礼貌执法力度,扎实抓好民警的一言一行和对待群众的态度,用行动维护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

拉萨市便民支队负责人告诉记者,强化队伍的管理和建设是没有终点的。一支队伍,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不断完善自己的功能,它的作用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随着工作的不断完善和深化,各便民警务站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和各族群众的由衷赞誉。“办事方便了,安全感强了,城市的形象也更好了!”“社会稳定了,我们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大家纷纷表示,自治区党委、政府办了一件大家盼望已久的大好事。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