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藏长安网测试版 > 要闻 |
大雪无情人有情本报记者 廖卫华 他们是最普通的农牧民,他们世代生活在“西藏的西藏”——阿里地区扎达县萨让乡日巴村。今天,他们的家人第一次出远门,从1400多公里外来到首府拉萨。 11月28日,在西藏见义勇为表彰大会上,他们获得“全区见义勇为英雄群体”荣誉称号。他们是已经牺牲的阿里地区札达县萨让乡日巴村扎西加布、达瓦次仁、次仁多吉、丹增曲桑、欧杰次仁、洛桑和幸存者尼玛扎西。 阿里位于西藏的西部,而扎达更是阿里的西部,,平均海拔4000米,这里有是著名的古格王城旧址。2013年2月4日开始,因强降雪天气,扎达县境内普降大雪,萨让乡日巴村嘎布热组与牧场之间道路被大雪封堵,积雪厚度达到65厘米,低洼地段受到大风影响,积雪更是达到1米以上。2月6日上午11时,萨让乡日巴村嘎布热组群众接到该组牧场两名受困牧民的求救,随后通知了组长扎西加布。情况非常紧急,扎西加布来不及多想,立即组织村民前往救援。由于该作业组道路、通讯均已中断,无法与外界联系,且该作业组无保通设备,职能靠铁钎等简单工具实施人工挖雪。“当时,天还下着雪,风也非常大,零下30多度,手都冻僵了,耳朵也被冻住了”挖雪救援过程中,很多群众因体力不支,高寒难忍陆续返回。扎西加布和达瓦次仁、次仁多吉、丹增曲桑、欧杰次仁、洛桑、尼玛扎西等7人毅然决定继续前进。 提前回来的村民巴桑说,“当时的情景真是无法形容,就算是自家亲人,恐怕也没有勇气继续挖下去,但是他们做到了!” 又挖了1个多小时,经过一处低洼沟坎时,意外发生了:当时不行发生雪崩,扎西加布等7人全部被埋,扎西加布、达瓦次仁、次仁多吉、丹增曲桑、欧杰次仁、洛桑等6人当场死亡,尼玛扎西受到重伤,遇难时丹增曲桑仅仅19岁。 扎西加布等7名农牧民见义勇为的壮举在深深打动了扎达县的老百姓。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自治区主席洛桑江村专门就此批示。 其实,这7位纯朴的农牧民能在那个时候做出无畏的选择不是偶然的,通过采访遇难者家属、邻居和村民,我们了解到,扎西加布是一个外表朴实内心非常坚定的人,是一个富有英雄主义气质的“热心人”;达瓦次仁,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党员,发自内心热爱党,忠诚于党。他的妻子其美普赤说,“洛桑是一个看到别家有困难都要帮忙的人”,19岁的丹增曲桑,别看年纪小,却是村里出了名的“热心肠”,谁家有困难,他都会去帮把手,特别是农忙时节,那些家里劳动力差的家庭,经常能看到丹增曲桑的身影。 当天上午,这个见义勇为先进集体的唯一一位幸存者尼玛扎西告诉记者,“当时雪下得很大,风也很大,扎西加布组长决定继续救援时,我作为党员,说实在的,当时什么也没有想,只想去救人。” “他人在生命危急关头,自己也面临危险,他们能挺身而出,伸手援救,真的很了不起。这种舍己为人,见义勇为的精神我们今天的社会非常需要。特别是还有一位90后的,更让人感动”。当天上午,参加表彰会的西藏大学法学院学生李磊和记者说。 “这是一群非常淳朴,非常善良的农牧民,在别人遇难的时候,他们想到的就是救人!”昨天,西藏自治区见义勇为基金会办公室主任永鸿说,下一步西藏将会出台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办法,鼓励和保障见义勇为人员的权益,尤其是这个英雄群体中6人已经去世,怎么来保障他们家人的生活。 本报拉萨12月2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