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顺口溜源自陈晓磐的辖区大袁村。在大袁村村民中广为流传。针对农村矛盾纠纷等突出问题,陈晓磐在实践摸索中总结出了“三问三访六到位”工作法。”他多年来,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方针,将一个远近出名的上访村、治安“三不断”村,打造成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平安村”、“和睦村”。【详细】
陈晓磐入驻警务室后,成立了一支由“五老”组成的民调小组,解决了多年来村里宅基地纠纷问题;为加强村里治安环境,成立了“义务巡防队”、“义务宣传队”、“义务法律咨询队”, 陈晓磐依托这支大的队伍,先后打掉盗窃团伙3个,抓获22名违法犯罪分子。五年来,他所在的辖区实现了双无的标准:无治安责任事故和无重大刑事案件,而大袁村更是保持了零上访和零发案。【详细】
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雨季时河渠泛滥,村子几乎成为一座孤岛。陈晓磐就和大袁村班子协调投资近千元添置了广播设施,整修了广播室。广播室发布的首次“播音”是向群众郑重作出送证上门的服务承诺。陈晓磐把自己的工作心得编成平安“百句经”,向群众讲解防火、防盗等安全知识和进行普法宣传教育,这是陈晓磐每天早晚要“播音”的内容。【详细】
以前,陈晓磐走访时随身携带的是警民联系卡,现在无论走到哪儿访到哪儿,送出的都是正面印有“警民一家亲”字样,背面印有陈晓磐的手机号的“连心结”,总是被现场的群众一抢而空,争着收藏。从此,辖区群众有啥困难或问题需要陈晓磐帮助,就把“连心结”高挂在门口,陈晓磐只要一见到就会主动登门,为群众解决了不少的困难。【详细】
5000多个“连心结”编织起一张庞大的警民信息网,让晓磐随时掌握着辖区的治安情况。2010年10月27日深夜,有群众打来电话,大袁村北发现三个外地人,开着车,鬼鬼祟祟,估计不会干好事。晓磐边接电话,边查询推测:村北马沟不远处的两台变压器,可能就是侵袭目标。他立即安排抄近路出警,到现场仅用几分钟。嫌疑人只撬开了防盗门便望风而逃。几年来,晓磐凭这样的情报获取信息80余条,先后抓获10多名违法犯罪分子,还抓获了5名外省上网逃犯。【详细】
村民袁志刚和父亲也外出务工,家里只剩下怀孕8个多月的妻子和身患多种疾病的母亲。2012年3月28日晚上11时,其妻子郭爱霞突然出现临产征兆,这可急坏了婆媳俩,万般无奈之下拨打了“连心结”的电话,陈晓磐和村干部朱朝广连忙找车把郭爱霞送到县妇幼保健院。第二天上午,一个可爱的小生命降生,母子平安。事后,袁志刚非常感谢,同时对母亲说,我离开也会放宽心,有难就寻“连心结”嘛。【详细】
2008年年底,陈晓磐协调来村里半间空置的养鸡场瓦房,建起“留守儿童家园”,从一个木凳到一张桌子,从一副象棋到一台电脑……晓磐用自己不多的积蓄,一点点为“家园”添置家当,也吸引来越来越多的留守孩子。陈晓磐也成了孩子们的课外老师,做游戏、演讲比赛、学雷锋小组……让他们的留守生活更丰富。“留守儿童家园”改变了孩子们的生活,他们对下河摸鱼没了兴趣,更喜欢结伴来这儿下棋、看书、玩电脑。而今,陈晓磐辖区内200多名留守儿童都有了另一个“家”。【详细】
陈晓磐告诉记者,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是最让他忧心的。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他联合学校的老师经常会给孩子们上安全知识课,增强他们的安全防护意识,远离危险。每年春节陈晓磐都要想方设法帮农民兄弟就近找个活儿。“父母多留下来几个,留守儿童就少几个,有了父母的监管,孩子们的安全也会多一层保障。”目前,通过多种途径,陈晓磐已成功为26名留守儿童的家长在本地找到了称心的工作。【详细】
陈晓磐于2010年开通的“陈晓磐留守儿童家园”官方微博目前已经拥有1万8千余名粉丝。 “开通的这个微博发挥的作用可不小。”陈晓磐说,通过微博能跟留守儿童的家长进行互动,帮助解决问题。陈晓磐说,自己不仅仅开通了微博,还建立了QQ群和微信,“主要是帮家长找工作,让孩子们学会感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