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枫桥经验”50周年大会11日在浙江杭州召开
 
 
习近平: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 把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就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枫桥经验”的重大意义,发扬优良作风,适应时代要求,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
  习近平指出,50年前,浙江枫桥干部群众创造了“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并根据形势变化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成为全国政法综治战线的一面旗帜。浙江省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学习推广“枫桥经验”,紧紧扭住做好群众工作这条主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孟建柱: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加强法制建设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在会上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研究新情况、把握新规律,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加大依法治理力度,完善工作制度机制,不断提升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和水平,切实解决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孟建柱在宁波考察时强调: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
·各地各部门坚持和发展 “枫桥经验”全国规模性群体事件明显下降
·足迹见证——“枫桥经验”50周年视频报道
更多>>
会议精神更多>>

孟建柱: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加强法制建设

  孟建柱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加大依法治理力度,不断提升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和水平,切实解决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

“枫桥经验”检察样本
· “枫桥经验”在舟山有了海上版
·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从加强服务开始
· 民意导向,警民携手铸造“平安浙江”
· 由乱到治“天台范本”诠释枫桥经验生命力
· 浙江湖州:民意领跑警务警务保障民生
领导批示更多>>

习近平: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 把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

  习近平近日就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枫桥经验”的重大意义,发扬优良作风,适应时代要求,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

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作用
· 孟建柱:在更高起点上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
· 孟建柱:贯彻整风精神解决执法司法突出问题
· 孟建柱:解决群众反映强烈执法司法突出问题
· 孟建柱在深化平安中国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孟建柱强调:推进平安中国和法治中国建设
媒体评论更多>>

把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纳入法治轨道

  只有让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成为一种社会风尚,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才能更加有保障。

“枫桥经验”历久弥新
· 营造积极向上社会舆论氛围
· 学习“枫桥经验”做好稳定工作
· 运用法治方式 预防化解矛盾
· 切实打牢平安建设的根基
· 奏响平安新乐章
新闻报道更多>>

浙江:坚持发展枫桥经验 提升平安建设水平

  浙江省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辉忠在杭州调研时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孟建柱同志在我省考察调研时的讲话精神,坚持好、发展好、运用好“枫桥经验”的基本精神和宝贵经验,努力打造人民群众真实感受得到的平安,真正认可的、满意的平安。

走人民治安道路
· 浙江坚持发展“枫桥经验”拧成一股力量
· 浙江公安机关将赋予“枫桥经验”新的生命力
· “枫桥经验”在杭州
· 传承“枫桥经验”给力“平安杭州”
· 浙江温州公安践行“枫桥经验”强警为民
图片报道
更多>>










视频报道
更多>>
枫桥经验历史变迁更多>>

“枫桥经验”50年

  实践表明,无论在哪个历史时期,“枫桥经验”都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彰显出独特优势,发挥了积极作用,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宝贵财富。

创新经验建设平安浙江
· 2008年~2013年:一手抓经济,一手抓稳定
· 2003年~2008年:“矛盾化解五分法”求和谐
· 1988年~2003年:唱出“枫桥经验”发展史
· 1993年~1998年:“四前”工作法及时化解矛盾
· 20世纪6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一波三折
枫桥经验基本理念更多>>

“枫桥经验”及其工作方法的整体阐释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党政动手,依靠群众,立足预防,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以人为本,依靠群众;抓早抓小,就地化解;维护稳定,建设小康。

有时代意义的枫桥经验
· “枫桥经验”的口号与格言
· “枫桥经验”中的“四先四早”工作机制
· “枫桥经验”最为典型的“四前”工作法
· 新时期“枫桥经验”的基本理念
· “枫桥经验”最常用的表达
枫桥经验语录格言更多>>

“枫桥经验”的口号与格言

  在枫桥地区,无论到政府机构还是每个村庄,无论是查阅各种档案文件还是与当地干部群众进行交流,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各种格言式的标语口号俯拾皆是。这些口号朗朗上口,简洁凝练,既承担着宣传和教化的功能,同时也展现了当地党政部门和工作人员在进行治理时的工作经验和方法。

“枫桥经验”整体阐释
· 村庄墙头宣传文化
· 调解的要求
· 信访、改造和帮教的经验
· 枫桥派出所的职业道德要求
枫桥经验“大事记”更多>>

诞生记—— 可贵探索 宝贵经验

  枫桥经验,起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改造“四类分子”(地、富、反、坏分子)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虽然中央决定了“一个不杀,大部不捉”的方针,但许多地方在具体推行过程中,依然是定指标、“关一批”、“判一批”、“杀一批”的做法。

“枫桥经验”大事记
· 薪火绵延的奥秘在哪?
· 演进史—— 风雨嬗变 历久弥新
· 枫桥在哪里?
发展创新更多>>

创新“枫桥经验”建设“平安浙江”

  五十年“枫桥经验”的坚持与发扬,近十年“平安浙江”的建设与深化,为“法治中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生动实践。年多来,浙江历届省委、省政府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不断创新发展“枫桥经验”,坚持走群众路线,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力量上依靠群众,平安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枫桥经验”的实践
· 枫桥经验:50年推广应用历久弥新
· 从“枫桥经验”到服务为本
· 创新发展“枫桥经验”创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
· 浙江绍兴公安机关创新发展“枫桥经验”纪事
· 浙江绍兴:创新发展“枫桥经验”
省委重视更多>>

浙江政法委书记: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

  “枫桥经验”50年的发展历程,就是对强化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践行群众路线的生动诠释。在新时期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仍然要牢牢抓住“群众”这个核心,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群众工作,为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奠定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

秉持“枫桥经验”
· 浙江坚持发展“枫桥经验”拧成一股力量
· 浙江公安厅厅长:坚定不移走人民治安道路
· 浙江省司法厅:强化服务促和谐
· 浙江省公安厅:民意为先护平安
· 浙江省综治协会纪念“枫桥经验”50周年
基层经验更多>>

浙江诸暨市公安局:“枫桥经验”在故乡成长

  浙江省诸暨市是“枫桥经验”的故乡。50年前,在这片土地上诞生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50年后的今天,传承“枫桥经验”的诸暨市公安局在坚持群众路线这一道路上不断创新,形成了新的地方文化,融入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方方面面。

绍兴的枫桥式法庭
· “枫桥经验”在海南遍地开花
· 浦江领导干部下访接访——真情化解千千结
· 宁波江东成立网络管理中心
· 慈溪村村有和谐促进会—— 新老居民一家亲
· 象山网络民情会办中心—— 社情民意一站通
地市样本更多>>

浙江湖州:民意领跑警务警务保障民生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湖州公安始终相信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巨大智慧和力量,既及时满足群众需求,真心办实事做好事,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又善于调动群众参与热情,吸纳群众参与支持公安工作,警民互信互动、密切合作、共保一方平安。

“枫桥经验”检察样本
· “枫桥经验”之苏州样本
· “枫桥经验”之衢州样本
· “枫桥经验”之天台范本
· “枫桥经验”之湖州样本
· “枫桥经验”的检察样本
枫桥经验走向全国更多>>

“枫桥经验”50年历久弥新助力“平安中国”

  50年来,“枫桥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坚持“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成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典范;新世纪以来,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突出以人为本、服务群众,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四川:大调解化解矛盾
· “枫桥经验”值得江苏城市管理者认真一学
· 甘肃张掖高台县检察院学习”枫桥经验”
· 广西临桂法院以实际行动学好用好"枫桥经验"
· 探寻新时期“枫桥经验”的苏州样本
· 湖北:矛盾问题解决在群众家门口
枫桥经验的时代内涵更多>>

浙江:民意为先赋予“枫桥经验”时代新内涵

  经济发展到哪里,警务就延伸到哪里。多年来,浙江公安机关积极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全力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和保障金融安全,2008年以来破获3.8万起经济犯罪案件,为国家、为企业挽回300余亿元经济损失。同时,不断推出新的便民利民惠民措施,千方百计为企业克难解困、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便利。

枫桥经验舟山海上版
· 浙江公安机关将赋予“枫桥经验”新的生命力
· 枫桥经验:从“管理”向“服务”转变
· 浙江法学专家畅谈“枫桥经验”的传承发展
· 浙江:“枫桥经验”50年长盛不衰的秘密
· 浙江:绍兴公安解答“枫桥经验”不老的秘密
枫桥经验与群众路线更多>>

浙江:坚持群众路线 发展枫桥经验

  5月2日上午,浙江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工作。会议强调,要认真组织开展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推广“枫桥经验”50周年相关活动,以此为契机全力推进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和过硬队伍建设,确保各项工作走在前列。

兰花姐姐让平安看得见
· 责任心和关爱让他走进了群众心间
· 不同“身份”都诠释了啥叫“检察官”
· 走近魅力独特的亲民法官朱学军
· 秉持“枫桥经验”坚定不移走人民治安道路
· 浙江公安厅厅长:坚定不移走人民治安道路
枫桥经验与法治精神更多>>

枫桥经验:经验上升为制度 推动法治化建设

  要让更多群众自创的社会管理经验,特别是群众自治的经验法律化、制度化,由经验上升为制度,形成公开持久的规范,这就是法治化。同时,在政法各项工作中,要以“枫桥经验”的基本精神为指导,推动“枫桥经验”在更多领域开花结果。

绍兴克隆枫桥式法庭
· 法治让“枫桥经验”更具魅力
· 半世纪“枫桥经验” 情法融合 服务为先
· 浙江司法厅:创新枫桥经验 强化服务促和谐
· 浙江政法委书记: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
· 发展“枫桥经验”中推进司法行政工作
    在枫桥地区,无论到政府机构还是每个村庄,无论是查阅各种档案文件还是与当地干部群众进行交流,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各种格言式的标语口号俯拾皆是。这些口号朗朗上口,简洁凝练,既承担着宣传和教化的功能,同时也展现了当地党政部门和工作人员在进行治理时的工作经验和方法。
一、对“枫桥经验”及其工作方法的整体阐释
    “枫桥经验”最常用的表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新时期“枫桥经验”的基本理念:党政动手,依靠群众,立足预防,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
   被赋予最新时代特色的“枫桥经验”:以人为本,依靠群众;抓早抓小,就地化解;维护稳定,建设小康。
   “枫桥经验”最为典型的“四前”工作法:组织建设走在工作前,预测工作走在预防前,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
   “枫桥经验”中的“四先四早”工作机制:预警在先,苗头问题早消化;教育在先,重点对象早转化;控制在先,敏感问题早防范;调解在先,矛盾纠纷早处理。
二、枫桥派出所的职业道德要求
    最简洁的阐释:人民公安为人民,社会治安众人管。
  民警风貌和态度:人要精神、物要整洁、说话要和气、办事要公道。
  岗位基本要求:一张笑脸相迎、一句您好问候、一把椅子让座、一片真诚办事、一声再见送行、让群众少跑一趟路、少排一次队、少等一分钟。
  “三送”活动:送法律到家、送服务到家、送平安到家。
  “五勤”工作机制:勤下乡、勤走访、勤记录、勤宣传、勤服务。
三、信访、改造和帮教的经验
    “三个一样”的要求:外地人与本地人一个样、干部与群众一个样、法人与公民一个样。
  “四要四不要”的纪律:要以理服人,不准以势压人;要耐心疏导,不准强迫粗暴;要调查研究,不准主观臆断;要廉洁奉公,不准营私舞弊。
  “三勤一不怕”:脚勤手勤嘴勤,不怕得罪人。
  “三访”工作机制: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变坐等来访为主动走访,对疑难信访实行联动息访。
  “三个真”的改造原则:真理教育人、真心帮助人、真情挽救人。
  “四访四必谈”:归正人员婚丧必访、有病痛必访、有纠纷必访、遇突发性事件必访。
  “帮教”的经验:不推一把拉一把,不帮一时帮一世。
  “三帮三延伸”工作方法:思想上帮心、生活上帮扶、经济上帮富;事先向监狱延伸、事中向生产生活延伸、事后向巩固提高延伸。
四、调解的要求
     “五个优先”:容易激化的纠纷优先调处,经济纠纷优先调处,“三养”纠纷优先调处,有倾向性、牵连性的纠纷优先调处,影响生产的纠纷优先调处。
  “四个统一”:调解干部调解纠纷时认识要统一、调解纠纷程序要统一、法律政策依据要统一、处理方案要统一。
  “六个用心”:倾听当事人陈述要专心、调查取证要细心、开展疏导要耐心、调处纠纷要诚心、下达结论要公心、遇到反复要有恒心。
  “四快”工作法:矛盾纠纷及时受理、取证调查及时到位、组织调解及时有效、案件办毕及时报结。
  “四要四不要”:要以理服人,不准以势压人;要耐心疏导,不准强迫粗暴;要调查研究,不准主观臆断;要廉洁奉公,不准营私舞弊。
  “四先”:预警在先,苗头问题早消化;教育在先,重点对象早转化;控制在先,敏感时期早防范;调解在先,矛盾纠纷早处理。
五、村庄墙头宣传文化
    各个村庄都建立了一批“墙头文化”,使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上级的有关精神、村里的规章制度进农家户、入农民心。如:“要脱贫困帽,先戴安全帽”;“人订制度,制度管人”;“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大前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