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禁烟令”,效果怎么样

  深圳将全面大幅度提升处罚额度,在禁烟区吸烟而且不听劝阻的,由目前罚款20元提高到500元。考虑到修改草案处罚金额较大且依据不充分,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就处罚金额举行立法听证会。深圳早在1998年就颁布了《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作为我国第一部地方性控制吸烟法规,但发布后14年中没有开出一张罚单。为什么条例实施14年来未开出一张罚单?有关部门的说法是单一执法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详细]

  上海推行餐厅禁烟已有时日,大部分餐厅都按照条件划分了“吸烟区”和“禁烟区”。但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很多餐厅即使挂着“禁烟区”的牌子,依旧放任消费者吞云吐雾。对那些被动吸烟的消费者而言,如果不想与其他消费者直接冲突,只能选择无奈接受。针对这些现象,部分餐饮企业负责人悄悄告诉记者:“经营者有点为难。”根据有关禁烟规定,餐厅必须划出一定的禁烟区域,而且面积不能小于吸烟区;但在实际经营中,喜欢边用餐边抽烟的消费者数量不少,他表示,“如果严格按照禁烟区入座,餐厅生意肯定会受到影响”。[详细]

  从去年四月份开始,西安市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禁止提供烟灰缸等吸烟用具。今天记者在西安一家医院看到,如今除了在醒目位置张贴禁止吸烟标志,医院还制作了各种禁烟海报提醒人们。虽然大厅里抽烟的人明显少了,但垃圾桶里还是能看到许多烟蒂。还有一些爱抽烟的人还是忍不住在同样有禁止吸烟的安全通道里抽上一口。室内公共场所禁烟令实施一年来,虽然相比以前吸烟的现象确实大大减少,但走廊、楼道往往还是禁烟的死角。在微博中也有网民感慨,在公共场合劝告他人禁烟,不被理睬的无奈。[详细]

禁烟,离我们有多远

  2012年,《中国烟草控制规划(2012-2015年)》“出炉”。规划提出,我国将研究制定全国性公共场所禁烟法律规定,推动地方加快公共场所禁烟立法进程,制定出台公共场所禁烟法规,加快构建多部门综合控烟政策体系。我国将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将鼓励民间组织、舆论媒体和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实行违规投诉举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公共场所禁烟监督检查力度。[详细]

  深圳日前出台的《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修订稿,拟将控烟监管职责“分”给卫计、教育、人社、交通、公安、市场监管、文体旅游、民政、城管、经信、科技创新、住房建设等12个相关部门。然而,在修订稿的立法听证会上,一些市民代表却表达了对多部门联合执法的“不信任”:混乱的执法界限肯定会导致互相推诿。一些市民认为:“九龙治水的尴尬在现实中太多了,多部门联合监管,难免会有监管盲区。再说,这么多部门都控烟,协调起来是件很困难的事。”[详细]

  深圳利用特区立法权极大地改变了违法吸烟罚款额度。应当指出,目前的罚款20元,在现在的物价条件下,已经难以给违法者产生畏惧感,的确让法律失去了牙齿。提高罚款数额对于规范人们行为,强制人们守法禁烟确实有着积极的一面。法律的生命不在于是否严厉,而在于实施力度。良好法律秩序的构建也不在于罚款越高越好,而在于用合情合理的制度得到人们发自内心的认同,通过不断提高公民“法商”以及平等、公平地严格执法,从而使法律获得普遍的遵守。[详细]

  5月31日,将迎来第26个世界无烟日,今年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近日,在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举行的交流会上,来自国家控烟办、民间控烟机构、法律界等20多名专家联名呼吁,对于近期出现的利用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媒体发布烟草广告的行为,20年前颁布的广告法亟待修改,全面禁止所有的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迫在眉睫。该中心表示,近期将就此事致信国家工商总局。[详细]

他山之石

国外禁烟有妙招关键在执行

香港禁烟:动真格 不惧高成本

俄杜马通过“史上最严”禁烟法案

新加坡扩大禁烟范围

媒体评论

推进控烟有法必行更关键

  徒法不能以自行。立法必严固然值得称道,有法必依才能彰显法治精神。立法对控烟失效,不在于法律条款出了问题,无疑仍然无济于事,眼下当务之急在于如何促进法规的落实。

控烟不能患上“罚款综合征”

  相关部门执行不力严厉追责,让推诿、不作为者付出沉重代价。控烟不能患上“罚款综合征”,必须形成强有力的执行力,如果条例继续停留在纸上,即使将罚款提高到5000元又有何意义?

禁烟不能只依赖发文

  公共场所禁烟是一项公共服务的内容,如果仅仅满足于禁烟法规的草拟,只通过发发文件来管理,显然是行不通的。这种发文依赖症的后果,必然导致法规被束之高阁,起不到真正的宣传和惩戒效果。

责任编辑:闫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