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在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依托“三大平台”社会管理创新体系之下,公众安全感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绩效连续9年位居全国前列。中国长安网推出视频专题关注江苏社会管理创新的经验与做法。
创新社会管理 打造三级平台

  江苏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省综治委主任李小敏

  江苏省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张新民:建立三级社会管理平台式落实社会管理创新的需要,是整合力量资源的需要,是夯实社会管理基层基础的需要。三级平台建设,是江苏推进社会管理差U那个新工程的重点项目,是全省“固本强基行动计划”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实践。

三级平台成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程的有效支撑:

      中共江苏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省综治委主任李小敏:三级社会管理平台的建设,推动了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的融合,探索了一个体系领导、一个机制运行、一个窗口服务的模式。推动了基层社会管理资源的整合;加快了政府资源、司法资源、信息资源优化配置的进程;推动了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功能的聚合,形成了矛盾联调、平安联创、服务联动的工作格局。
    江苏社会管理三级平台已成为信息预判、督查指导、实战指挥、统筹协调、社会动员、推动创新的有效载体,成为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支撑。依托这个平台,“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得到完善,社会矛盾化解得到有效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教育部强化,特殊人群服务管理不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服务管理全面推进。
详细

“六大行动计划”实现“四个位居全国前列”

  

    2011年5月21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创新和加强社会管理群众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切实加强群众工作的意见》,提出以实施社会矛盾化解、人口服务管理、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固本强基、社会组织管理、信息网络综合管理等“六大行动计划为抓手,全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努力实现社会稳定工作、依法治省水平、基层基础建设、社会管理绩效”四个位居全国前列“的目标。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省委政法委、省综治委制定出台《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实施方案》,以实施15项攻坚行动落实“六大行动计划”,以60个重点项目细化15想攻坚行动,并把2012年确定为“社会管理创新工程推进落实年”,明确了年度重点推进的30个项目任务。
    在推进社会管理长信工程中,江苏清醒地认识到,加强创新社会管理,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也主要在基层,必须把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社会管理平台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整合基层力量,调动各方资源、壮大基层组织,落实基础工作,才能使是管理的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在基层得到践行,得到落实。

详细

枢纽型平台:县(市、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

  南通市崇川区委书记吴旭: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的建立,有效地解决了社会管理当中存在的缺位、失位和管理效率不高的问题,从制度上构建了政府社会管理服务职能的新机制,使管理服务职能得到了整合和强化。

集中掌握社会信息 统一调动社会资源

  

    长期以来,社会管理部门分割、多头管理,同一类型的社会事务,同一事物的不同时段被分割于不同部门之下各自为战,社会管理中存在大量缺位、错位、不到位的现象,增加了社会管理成本,降低了群众满意度。

    县级社会管理服务中心的建立,有效整合分散于各个部门的社会管理职能,集中掌握各类社会管理信息,统一调度各个方面的社会管理力量资源,在区域社会管理工作中发挥了枢纽性作用,实现了服务管理效能的最大化。

    全省各地按照省综治委的部署要求,把设立县(市、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作为2012 年必须完成的项目予以推进。各个县(市、区)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建立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汇集区域内各类社会管理信息,进行分析研判、综合施策。设立服务大厅,让群众进一个窗口,办好所有的事情。确保群众有人及时接待、及时受理、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为群众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

详细

实战性平台:乡镇(街道)政法综治服务中心

  宜兴市宜城街道党工委书记徐志军:政法综治工作中心通过集中式的办公、窗口式的服务、合成化的只会和信息化的运作,为党委政府分了忧,为人民群众解了难。

维护社会平安稳定的稳固防线

  

    乡镇(街道)政法综治工作中心是由综治办牵头组织协调、整合有关部门基层力量,建立的协作配合、精干高效、便民利民的工作平台,有力承担了统筹基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任务,已成为基层社会管理的前沿阵地。

    政法综治工作中心通过集中式的办公、窗口式的服务、合成化的只会和信息化的运作,才能只会调动各方面的力量,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资源,在第一时间把突发性矛盾纠纷迅速化解决;为党委政府分了忧,为人民群众解了难,在促进基层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2年7月4日,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中央综治办主任陈训秋在考察常州市天宁区兰陵街道政法综治工作中心后对这一施展平台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江苏乡镇(街道)政法综治中心建设规范、功能齐全、作用明显,真正成为党委政府服务、联系群众的窗口和政法综治工作的真正平台。

详细

基础性平台:村(社区)综治办

  无锡市惠山区长安街道长宁社区居民:从前我们小区遍地垃圾,有事没人管。社区组织部成立以后,适时组织为我们办事,经常到家里走访,还给我们发了联系卡,每栋楼选了楼长,我们有时也找得到人、办得成事。

“一委一居一站一办”有效推动基层实践

  

    建立了村(社区)综治办,老百姓的事情有人办。谁家有了事,法律服务、治安案件处置、矛盾调解、物业抢修等问题都能很快得到解决。村(社区)综治办在全省城乡社区已遍地开花。村(社区)综治办的建立,有效推动了社会管理创新在基层的实践。

    如今,江苏省委、省政府倡导“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的村(社区)组织架构模式,正以项目化方式,在十万平方公里的江苏大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委一居一站一办”是指村(社区)党组织在村(社区)社会管理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村(社区)委会围绕社会管理推进群众自治,村(社区)管理服务站承接社会管理方面的公共服务,村(社区)综治办负责社会管理,实行治保会、警务室、调委会,站巡逻队、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站一体化运作,全省21581个村(社区)全部建立综治办、各配备1名专职社区干部、2至4名专职联防人员、2名专兼职调解员和1名以上专职综治社工。

详细

责任编辑:闫天舒 马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