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戒毒工作转型升级 推进戒治工作持续发力
来源: 法制日报  | 2016-05-18 字号:  

  六破六立凤凰涅槃

  转型升级的“上海戒毒”首次揭开面纱

  近两年来,上海戒毒工作悄无声息地推进了全面转型升级,工作触角不断延伸,四位一体新模式呼之欲出……近日,记者深入高墙和社区调查采访,揭开上海戒毒工作转型升级以来的神秘面纱。

  “六破六立凤凰涅槃,如此形容这一巨变一点不为过。”上海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市戒毒管理局党委书记戴卫东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一年半来,我们破除封闭心态,树立进取意识;破除畏难思想,树立争创意识;破除偏重惩罚,树立科学戒毒;破除关门戒治,树立开放戒毒;破除粗放管理,树立精细集约;破除经验主义,树立专业发展。同时,导入现代警务理念,加快体制机制、运行方式、手段方法以及场所布局等方面转型升级,更好地履行教育戒治戒毒人员职责,帮助他们戒断毒瘾、融入社会,最大限度地实现戒毒工作的价值目标和社会功能。

  理念之变:单一转向多元

  洗茗、泽水、烹茶……晓丽一边表演一边介绍,这是她进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后学的茶艺。“两个月后就出去了,有了这门技术就不用去夜场了。”胡晓丽在规划今后生活时充满希望。

  在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几乎所有戒毒人员都能像她这样学门技术。“一朝吸毒终生戒毒,这些戒毒人员出去后,如果不离开原来的毒友圈子,很容易复吸。学门技术、自食其力至少可以给她们创造一个摆脱原有圈子的机会。”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党委书记、所长郦颖说,“转型升级前后工作理念、职责手段、思考方式有了很大改变。因为戒毒人员既是违法者,也是病人和受害者,我们的职责进一步拓展到教育矫治、治疗康复和救助帮扶等多元领域。”

  “戒毒理念从狭义到广义,职责手段从单一到多元。这就是戒毒工作转型升级以来最大的变化。”戴卫东说,“以前我们仅仅扣住了强制隔离戒毒其中一环,而现在我们要参与到社会戒毒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担负起法律所赋予的全部职责。”

  形势倒逼理念之变,为此,近两年来,为了适应体制改革需要,上海市戒毒管理局在顶层设计中注重理念引领,牢固树立转型升级的思想根基,首先通过六破六立转变戒毒工作理念;其次通过把握戒毒人员的三种属性树立科学戒治理念;其三是导入“规范化、信息化和集约化”警务理念,推进戒毒现代警务机制建设。

  “理念之变,才能筑牢体制机制转型升级的根基,才能让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戒毒力量走出高墙,延伸触角,提高社会戒毒工作效能。”戴卫东说。

  体制之变:创新推动变革

  小张工作落实了,小刘父子和解了,老袁复婚了……每当看到社区戒毒康复人员远离毒品重拾幸福,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司法戒毒警察周传欣就感到很欣慰。他从崧泽戒毒所的一名司法民警,成功转型为一名社区戒毒民警。

  据了解,为了真正实现戒毒警力走出高墙,夯实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基础,破解长期以来戒毒人员深陷毒潭的恶性循环,上海市创新试点了“一体化”戒毒新模式。

  “我们把社会戒毒体系分为四个环节,即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和自愿戒毒,所谓的‘一体化’,就是通过专业力量的延伸和下沉,让这四者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闭环,巩固不同阶段的工作成果,长效保持戒毒康复人员的良好操守。”上海市戒毒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局长张祎说,从现在的试点实践来看,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创新改革使得上海戒毒工作实现了脱胎换骨。记者了解到,2015年年底以来,上海市戒毒管理局以现代警务理念为指引,完成了“职能、机构、编制”三定改革,首先,通过厘清职能职责,在专业化上下力气;其次,通过提升管理能级,在实战化上下功夫;第三,通过优化警力配置,在集约化上见成效。

  为此,一大批机构部门实现了更新换代,一大批机关人员下沉基层,使一线民警占比达83%。实现了体制机制的科学布局、警力配置更趋合理。

  “有了科学的体制和更趋合理的警力配置,就要依托体制优势,建好机制,通过体制机制的更新与完备,保障教育戒治这个中心工作,如此才能全面提高戒毒工作效能。”戴卫东说。

  队伍之变:打造现代警务

  吴勤敏见到记者时,正在给大队所有民警开例会,布置一周的执勤任务,对于这些远离城市的小伙子来讲,既要干好工作,又得照顾好家庭显得尤为重要。

  吴勤敏所在的夏阳强制隔离戒毒所位于青浦区,离市中心40多公里。“通过现代警务机制建设,让有限警力发挥更大效能,这样才能让他们较为轻松地工作、幸福地生活。这是现在形势下的必由之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向规范化要法治,向信息化要警力,向集约化要效能。”夏阳强制隔离戒毒所党委书记、所长满秀才说。

  为此,今年上海市戒毒管理局以党委一号文件的方式下发了《构建上海司法行政戒毒现代警务机制的总体方案》,设定了戒毒工作社会化、戒毒人员矫治、康复等12项规范化工作机制,明确了“三步走”的项目清单和推进目标,要求到2020年建成具有上海特色的戒毒现代警务机制。

  记者注意到,诸如警戒设置、警力定置、值班规范、岗位要求等制度建设和任务推进被作为重点建设项目固化下来。同时,通过整合人力、物力两大资源,推进局、所指挥中心、分控平台和现场管控点四级警戒架构的扁平化指挥系统和警务运营模式建设。

  “在现代警务机制建设中,我们还注重建立科学合理的业绩考核机制,以提高队伍的主观能动性,并加强警务评估,牢牢抓住了检验戒毒工作成效的‘牛鼻子’。”上海市戒毒管理局政治处负责人蒋文英说。

  效能之变:戒治持续发力

  “58公斤”,看到手力仪显示的数据,顾杰感到满意。一年半前他被冰毒摧残殆尽,手力仅剩30公斤……记者在高境戒毒所的诊断评估室见到他时,他正和其他10余名戒毒人员在做阶段性体能评估,除了体力评估,还有机体反应力、平衡力、柔韧性等评估项目。

  紧邻诊断评估的评估室隔壁是心理评估室,戒毒人员坐在电脑前,看着屏幕上一幕幕颇具诱惑力的吸毒场景,仪器就能测试出戒毒人员心理抗毒能力。

  “只有通过这两项评估,才能视为生理和心理双重脱毒。”高境强制隔离戒毒所党委书记、所长吕朝晖说:“教育戒治是强制隔离戒毒工作部门的中心任务,我们通过法治化、专业化、科学化和社会化的路径选择,努力提高戒断率、降低复吸率。”

  为此,上海市戒毒管理局首先以法治化为引领,建设以“大数据”为支撑的信息管理系统,倒逼严格执法;其次以专业化为驱动,建好履职平台,提升队伍专业水平,保障治疗康复效果;其三坚持科学化戒毒,统筹资源,对戒毒人员进行分类、分期、分区戒治,提高教育戒治整体水平;其四坚持社会化矫治,树立开放共享理念,提升“四位一体”戒毒模式实效。

  “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戒毒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做好了与毒魔长期斗争的准备,戒毒工作的转型升级仅仅是个开端,只有不断地改革创新、持续发力,才能在全社会层面,有效制约毒势蔓延。”戴卫东说。 (文中吸毒人员皆为化名)(余东明)

©2015中国长安网
网页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