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二中院六道“紧箍咒”重拳惩治老赖
近1.5万老赖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近日,重庆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2015年以来该院为破解“执行难”问题,多举措重拳打击老赖的阶段性成果。据了解,2015年有14886名老赖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4931人被限制高消费、208人被限制出境、753人被司法拘留,29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共执结涉及民生、金融债权等各类案件1.4万余件,为债权人兑现金额13亿余元。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重庆市二中院针对“执行难”问题,对老赖念起了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罚款、拘留、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六道强制“紧箍咒”,挤压老赖生存空间。
互联网+执行 一小时扣押老赖车辆
2015年,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在办理上海某租赁公司申请执行张某某、林某某融资租赁合同纠纷一案中,该院执行指挥中心接到执行线索,被执行人张某某驾驶车辆从青海回到了重庆。随后,指挥中心立即启动执行快速反应机制,执行人员以迅雷之势赶赴现场,成功扣押张某某的丰田牌高端进口越野车一辆。从接到线报到扣押车辆,执行指挥中心只用了一个小时。张某某迫于执行威慑力,主动履行了150万元的债务。
该院执行局负责人介绍:“我院不断加强信息技术在执行工作中的运用,依托已建成的执行指挥中心,自动接收来自外勤执行人员、当事人提供的信息,在对数据汇总后,进行储存、管理、交换,并与上下级平台及时对接,传递指挥信息;执行全程启用执行指挥实时监控系统,执行人员配备单兵作战设备,借助移动4G视频监控技术和GPS卫星定位技术,实时回传视频信号,指挥中心全程指挥、全程监控、全程留痕,切实提高了执行工作效率”。
限制高消费 老赖回国乘飞机受阻
2012年8月29日,张某向李某借款10万元,并约定于2014年8月29日还清,但张某在2014年5月去世,张某所在单位补偿了100万元,由张某的妻子汪某领取。
借款到期后,出借人李某要求汪某偿还借款,汪某以不知晓为由拒绝偿还。李某只好向巫山法院起诉要求汪某偿还,法院审理后判决由汪某偿还李某借款本金及利息。
判决生效后,汪某仍未履行义务。李某只好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受理后,发现汪某已将财产转移,遂将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发布了限制高消费令。
心存侥幸的汪某自以为财产转移就可规避执行。为逃避执行,她还到韩国旅游,当其在韩国准备购买回国机票时,被告知已被法院限制高消费,不能购买飞机票。汪某只好委托其亲属到法院履行了义务,法院解除了限制高消费令,汪某才得以购买机票回国。
巫山法院执行局负责人称:“被执行人为被限制高消费后,不得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的交通工具;不得在星级以上宾馆、酒店、夜总会、高尔夫球场等场所进行高消费;不得购买不动产或者新建、扩建、高档装修房屋;不得租赁高档写字楼、宾馆、公寓等场所办公,不得购买非经营必需车辆;不得旅游、度假,不得安排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不得支付高额保费购买保险理财产品等”。
拒不履行 老赖转移30万被判刑
家住万州区的杨某某与赖某某有9万元欠款纠纷,杨某某一直未给付,赖某某起诉到法院。法院作出杨某某还钱的判决生效后,杨某某还是未履行给付义务,于是赖某某便申请法院执行。随后,万州区法院依法向被执行人杨某某送达执行通知书、财产申报令及传票,但杨某某既未到庭亦未申报财产。
经法院调查,发现杨某某于判决生效后将20万元存款转移到妻子冉某某名下,将10万元存款转移到其儿子名下。
2015年1月,万州区法院以杨某某拒不履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将其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2015年6月,杨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上诉期间,杨某某主动悔过,履行了生效判决确定的部分义务,被改判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