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法治政府”要来啦!啥时候来?最晚2020年。昨天,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印发了《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长安君亲眼看到里面说:“到2020年基本建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怎么建?会不会是空话?长安君也是满肚子疑问。待看完全文,发现真是诚意满满啊!一口气拿出44条硬措施,你说拼不拼?
你说全文太长你看不懂?没事,认识长安君的好处来了:干货在此,其余绕路。讲真,公考党们一定注意收藏啊,喔呵呵呵呵。
职能科学
1
改革对象:行政审批
关键词:清理、取消、减少、缩小、下放、整治
核心内容:
●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事项;
●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
●最大程度减少对生产经营活动的许可;
●直接面向基层的行政审批事项下放地方管理;
●坚决整治“红顶中介”。
长安君点评:
该取消的取消,该下放的下放,该透明的透明,该便捷的便捷,等“红顶中介”没有了生存空间,为办一个事花两三年盖一百多个章也将成为历史。
2
改革对象:政府权力
关键词:梳理、清理、审核、优化
核心内容:
●2016年年底前,省-市-县政府均公布权力清单;
●制定负面清单,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
●公布收费目录清单,取消不合法、不合规、不合理的收费基金项目。
长安君点评:
“法不禁止即允许”,有了清单,政府权力边界更清晰、不合理收费通通OUT,留下的空间就是市场新活力的“增长点”。
3
改革对象:宏观调控
关键词:完善、健全、转变、放开
核心内容:
●制定并公开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目录清单;
●政府定价种类、项目“大幅缩减”,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
●清理、废除部门保护、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的各种规定和做法;
●推进工商注册登记制度便利化、电子化;
●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和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
长安君点评:
“看得见的手”有所为、有所不为,把投资、价格等事项的决定权交给市场,政府专心做好一件事——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善莫大焉。
4
改革对象:公共服务
关键词:加强、提高、促进、调节
核心内容:
● 完善登记和监管手段,支持社会组织承担适合的事项;
● 建立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保障社会安定;
● 建立健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制度,公开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目录,引入竞争机制;
● 深化资源型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 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长安君点评:
政府的“手”腾出来了,应该伸向哪儿?促进就业、调节收入分配、完善社会保障、维护治安、保护环境,这些是该管的事,责无旁贷,而且必须管好。
权责法定
1
改革对象:政府立法
关键词:精细化、公开化、及时性、协调性、第三方
核心内容:
● 完善立法项目向社会公开征集制度;
● 探索委托第三方起草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对争议较大的重要立法事项,引入第三方评估;
● 对改革经验和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及时上升为法律法规规章;
● 政府立法中,建立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专家学者等对重大利益调整论证咨询机制;
● 法律法规规章草案通过网络、报纸等媒体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期限一般不少于30日。
长安君点评:
“暗箱立法”、“部门利益立法”、“滞后立法”……为整治这些立法顽疾,政府也是蛮拼的!阳光立法、引入第三方、协调重大利益三大“杀手锏”齐上阵。“良法是良治的源头”,期待良法越来越多。
2
改革对象: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关键词:监督、清理
核心内容:
● 规范性文件不得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
● 涉及义务的规范性文件,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管理依据;
● 把所有规范性文件纳入备案审查范围,有件必备、有错必纠;
● 用3年时间清理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向社会公布结果。
长安君点评:
这是向各地方、各部门的“红头文件”乱象开刀呢。法规越清理,权力越规范。“一纸文件让人疲于奔命”的怪现状,有望在几年后成为历史。
3
改革对象:政府决策
关键词:依法、参与、论证、集体、合法、问责
核心内容:
● 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整个决策过程纳入“刚性约束”;
● 加强公众参与平台建设,对重大民生决策事项推行民意调查制度;
● 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决策事项,建立咨询论证专家库,支持其独立开展工作;
● 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未经合法性审查或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讨论;
● 重大行政决策应当经集体讨论,行政首长与多数成员意见不一致的,应说明理由、如实记录;
● 对决策实施进行评估,健全并严格实施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长安君点评:
决策某种程度上也是“立法”的一种,为保证决策有公信力和执行力,政府要在上面那六个关键词上做文章啦。不让“拍脑袋决策”、“一言堂”继续,任重道远。
执法严明
1
改革对象:执法人员和体制
关键词:精简整合、重心下移、综合共享
核心内容:
● 2016年前严格清理行政执法人员,全面实行“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
● 执法逐步重心“下移”,把人员编制重点用于充实基层执法力量;
● 大幅减少市县两级政府执法队伍种类,重点在食品药品安全、工商质检、公共卫生、安全生产、文化旅游、资源环境、农林水利、交通运输、城乡建设、海洋渔业、商务等领域内推行综合执法;
● 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
长安君点评:
执法队伍要“规范”、要“瘦身”,更要“好钢用在刀刃上”。把跟小伙伴们切身利益相关的重点领域管好,执法体制改革就算没白忙活。
2
改革对象:执法程序和方式
关键词:细化、记录、规范、公开、共享
核心内容:
● 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标准,规范裁量范围、种类、幅度;
● 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
● 2016年年底前建立统一的行政执法信息平台;
● 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
长安君点评:
自由裁量权过大,是执法不规范中的“毒瘤”之一。借助细致的规范和高科技手段,咱们干啥都有标准,不用再为“模棱两可”的情况忐忑,多舒心~
3
改革对象:执法责任制
关键词:监督、追责、严惩
核心内容:
● 建立健全常态化的责任追究机制;
● 建立统一的行政执法监督网络平台;
● 防止和克服执法工作中的利益驱动,惩治执法腐败现象。
长安君点评:
被“黑警察”欺负了、遭遇不文明执法了,咋整?有了这网络平台,投诉举报、情况通报一键发送。执法腐败上了网、曝了光、追了责,离大幅减少还会远吗?
4
改革对象:执法保障
关键词:支持、改善
核心内容:
●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严禁下达或者变相下达“罚没指标”;
●行政执法经费,纳入本级政府预算,保证足额拨付;
●坚决依法处理妨碍正常执法的履职行为。
长安君点评:
执法严明要实现,氛围、经费、高科技都是保障。更重要的是,别用不合理的“指标”乱了执法者的心、瘪了小伙伴们的腰包。
廉洁高效
1
改革对象:行政权力监督
关键词:完善、支持、加强、改进
核心内容:
●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对本级政府本部门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
●健全行政机关依法出庭应诉制度,尊重并执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
●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
●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
●加强与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互动,推动网络监督规范化、法治化。
长安君点评:
法治政府不能没有外部“压力”,监督是最好的“外压”!
2
改革对象:政务公开
关键词:完善、拓宽、明确、创新
核心内容:
●明确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和内容;
●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
●完善政府新闻发言人、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等制度;
●加强互联网政务信息数据服务平台和便民服务平台建设。
长安君点评:
“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政府的行政事项都拿到阳光下晒一晒,众目睽睽的检验之下,腐败就可能无处遁形。
3
改革对象:纠错问责机制
关键词:规范化、制度化、针对性、实效性
核心内容:
● 加大问责力度,坚决纠正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庸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
● 对“四风”问题突出、发生顶风违纪问题或者出现区域性、系统性腐败案件的地方、部门和单位,要严肃追究领导责任。
长安君点评:
不仅要问责“乱作为”,也要问责“不作为”。想猫起身子当庸官、怠政,也不是无风险喔!官员们别当头埋在沙漠里的鸵鸟,还是廉洁高效地为人民服务吧~
公开公正
1
改革对象:纠纷化解机制
关键词:依法、有效、预警
核心内容:
●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协商沟通机制、救济救助机制;
●健全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加大公开听证审理力度,纠正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
●完善行政调解、行政裁决、仲裁制度;
●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
长安君点评:
矛盾纠纷少了,才是和谐社会。但是矛盾化解必须在法治轨道内进行,如果为了片面“维稳”而破坏法治,矛盾不是化解,只会积蓄,“小事积大,大事积炸”。
2
改革对象:信访制度
关键词:法治化
核心内容:
● 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让合理合法诉求能依法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
● 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和权益保障渠道;
● 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
● 通过法定途径分类处理信访请求,完善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
长安君点评:
咱们一些老百姓“信访不信法”很多年,将信访纳入法治轨道,就会彻底击碎“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的思维定势,向公正公开的社会大大迈进一步。
守法诚信
改革对象:政府人员
关键词:诚信档案、教育培训、考核测试、法治实践
核心内容:
● 加强公务员诚信管理,建立公务员诚信档案;
● 相同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
● 各级政府每年至少举办一期领导干部法治专题培训班;
● 增加公务员录用考试中法律知识的比重。将法律知识的考查和测试结果,作为领导干部任职的重要参考;
● 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
长安君点评:
注意了注意了!要考公务员、要被提拔任用,“法盲”是万万没机会的了!有志于走仕途的,赶紧把法律知识补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