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化于心 外践于行
以坚定理想信念引领奋斗之路
编者按:
6月21日,中央政法委机关召开“坚定理想信念”专题展示会。5位机关先进典型代表依次登台,围绕努力做新时代理想信念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作展示交流。
这是按照中央政法委机关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体安排召开的第一个专题展示会,旨在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用平凡事迹彰显可贵品质,发挥身边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机关主题教育扎实走向深入。
经中央政法委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初评、秘书长会议成员评定,确定政策研究局蔡国胜、基层社会治理局严曦、宣传教育局翟惠敏、政法研究所杨东亮、政法综治信息中心王猛等5位同志作为展示发言的先进典型代表。
中国长安网摘录代表发言文字和视频内容,以飨读者。
个人简介:严曦,男,中共党员,2011年从基层遴选至中央政法委,先后在综治督导室、综治二室、基层社会治理局工作,现任基层社会治理局处长。2012至2014年、2016至2018年两次连续3年考核优秀并记三等功;2013、2016年被评为机关优秀共产党员。
2011年,我从基层遴选至中央政法委,先后在综治督导室、综治二室、基层社会治理局工作。7年多来,我始终坚定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做到忠诚担当、奋发有为、廉洁自律,履行好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中央政法委机关干部的职责使命。2012至2014年、2016至2018年,两次连续3年考核优秀;2013、2016年被评为机关优秀共产党员。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和机关展示会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就“坚定理想信念”谈3点学习体会。
第一,坚定理想信念,体现在抓学习、固根本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信仰认定了就要信上一辈子,否则就会出大问题。不久前,基层社会治理局党支部组织党员过政治生日、交流体会,大家都深切地谈到,从面对党旗进行入党宣誓的那一刻起,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就成为我们的内心认同和庄严承诺,必须终身坚守、终身不渝。通过这次主题教育,我也更加认识到,作为一名共产党人,要始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这样才有纯粹的政治灵魂,才有支撑我们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理想信念不可能凭空产生,也不可能轻而易举坚守。当今时代风云变幻、国内外环境十分复杂,对于个人而言,面对多样的信息渠道,难免会听到不同的声音甚至杂音、噪音,接触到不同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必须紧跟时代发展,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做到看得准、站得稳;必须全面提升自己服务于实现“两个一百年”伟大目标,服务于党和人民伟大事业的能力,让信仰真正体现到到具体实践中。因此,我把加强学习作为修身固本的必然要求,每天坚持1个小时以上的政治和业务学习。
一是着眼于提升理论水平,把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第一时间用好新兴媒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机关下发的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选编、学习纲要等书籍,认认真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学懂弄通做实,努力吸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增进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着眼于把牢政治方向,将了解把握中央大政方针作为基本素养。认真参加本局定期的集中学习,研读有关传阅文件,吃透中央精神,特别是深入了解关于政法工作、社会治理创新的决策部署,及时融入到自身思考和工作中。比如近期对照中央为基层减负的总体部署,及时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材料的报送要求做出全面调整。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工作方向不偏。
三是着眼于提高专业能力,将广泛学习作为提升之道。针对业务需要,查漏补缺,认真学习政治、法律、社会等方面专业知识;并利用碎片化时间,努力拓展知识领域、丰富知识结构,跟上时代要求,有效防止能力不足、本领恐慌,也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的宏大体系。
第二,坚定理想信念,体现在勇担当、善作为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落脚点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学懂弄通做实,落脚点在做实。《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也明确要求唤醒责任意识,激发担当精神。能否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是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外在体现,也是党员的基本素质。中央政法委是党中央领导政法工作的职能部门,肩负了重大使命任务,我深刻认识到,作为机关的一颗螺丝钉,自己的岗位同样有千钧之责,一刻不能懈怠。
一是勤勉做好本职业务。我委机关总体人少事多,讲信念、讲担当,首先是要做好自己的事,尽好自己的责,努力为大局工作添彩。在综治二室期间,很长一段时间,室内就一两名处级及以下干部。根据安排,我协助领导具体负责内勤、党务和部分业务。对此,我努力克服居住较远、孩子身体欠佳等困难,在统筹好家庭责任的同时,将大部分精力放到履职尽责上,经常吃住在单位,发扬钉钉子精神,确保完成好交办的每一项工作。至基层社会治理局后,我重点负责本局各类文稿综合工作,面对市域社会治理、综治中心建设、网格化服务管理、雪亮工程等新领域,加强学习研究,较快熟悉了相关业务,高质量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期间,虽然家从郊区搬到了市区,但两个孩子就读小学,老人无法辅导学习,爱人有时也不能回家。对此,我常常下班后先回家辅导完孩子作业,八九点再回单位加班。
二是主动担当重大任务。我委大事多、急事多,不少工作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始终认清自己是集体的一员,牢固树立大局意识,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坚决服从组织的召唤,投身到各项重大任务中。参与了近年来有关平安建设的中央文件起草,是综治中心管理规范、网格化服务管理规范等国家标准的主要执笔人之一。根据安排,参与抗战70周年安保、十九大安保督查等工作。参与2015年以来平安建设会议和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等重大会议有关文件、讲话、简报起草,还负责了会议专题片相应版块的统筹拍摄。近年来,每年出差都在3个月左右。在上述重大任务进行分工时,能够结合实际,主动承担并坚决完成一些相对复杂、艰苦的工作;在其他方面出现困难时,能够及时予以协助。
三是善于创新有所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忠诚。我充分认识到,作为一名机关干部,面对不断出现的新党委情况、新问题,不能被动消极应对,要充分发挥好主观能动性,细致谋划,创新方法,为领导当好参谋助手,努力做到干一事、成一事。善于调查研究。近年来,在有关领导带领下,就扫黑除恶等开展了20余次调研,起草报告、形成文件。特别是2018年,作为主要执笔人,起草“总结提炼新时代‘枫桥经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2个中央政法委课题研究报告,均获得一等奖。期间,与同事们配合,对各省(市)报送的706篇100万余字的经验材料进行了逐一审阅、删选,汇编成册,为“绍兴会议”筹备提供了丰富的经验材料支撑。善于创新思路,提出以项目方式推动基层工作创新的意见建议,先后完成49个子项目,推动形成了杭州在线纠纷多元化解平台等一大批典型经验,有效激发了各地活力。善于解决问题,针对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将命案防范作为推进业务的重要抓手,协助领导同志研究出台有关政策文件,为推动源头减少命案等重大案事件发挥了作用。
第三,坚定理想信念,体现在严自律、守公德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性是一个人精神修养的集中体现。光明磊落、坦荡无私,是共产党人的光辉品格,也是干部应该锤炼的品质修养。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中央政法委机关的党员干部,更应当严于律己、慎独慎微。
一是严守纪律规矩。决不说有损党的形象的话,决不做有损团结统一的事,尤其是对于机关牵头制定的政策法规,在征求意见阶段,按程序认真研提意见,此外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坚决响应和执行。对于不同声音,有能力、有把握的情况下敢于亮剑,表明态度;对于不了解的,决不信口雌黄,确保立场不移、方向不偏。
二是坚守干净清白。始终以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标准要求自己,保持公道的工作作风、健康的生活情趣。在工作中,既树立服务意识,畅通与各地沟通渠道,及时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困难;又恪守公平公正。所负责平安建设考评项目工作占5分,每年均提前征求各地对项目打分细化标准与项目打分初步结果的意见,对各地意见反映的共性问题统一回复,对个性问题对照标准逐一反馈,确保了公平公正,得到各省政法委相关处室同志肯定。工作之余以家庭为重,常年家庭、单位两点一线,慎交友、知敬畏。
三是常守道德高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需要有更高的道德追求,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倡导者和践行者,遇到歪风邪气敢于挺身而出,见到困难群众能够伸出援手,努力为推动社会文明和谐添砖加瓦。2011年以来,先后3次对迷路的患病老人、意外摔倒的群众、冬夜醉倒的路人等伸出援手,及时拨打报警电话,并陪护到民警到来。
曾经,我们面对党旗作出庄严承诺。过去、现在以及未来,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信念,始终做一名合格党员,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