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玩失踪、瞒天过海、装傻充愣,赖了近4年,这块“硬骨头”终于上演“现形记”

2019-04-08 20:32  来源:CCTV《道德观察》  责任编辑:陈叶军
字号  分享至:

  “刘阿姨,她一直很帮我,对我很好的,我一定会配合。”

  “我知道刘阿姨很辛苦,她跟我一样,也被别人坑过,不知道她现在问题解决了没?”

  “我为什么一直没有跟刘阿姨联系呢,因为当时我觉得好像没有欠她很多钱,两个月押金对不对?”

  乍一听,本期《本案正在执行》中,被执行人温某对执行法官说的这一连串话语便矛盾重重:嘴上感激刘阿姨的照顾实际却“以怨报德”,对刘阿姨被骗的经历看似同病相怜,转手就在她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

  拖欠房租多年杳无音讯,践踏他人善意不以为耻,对温某而言,“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他没有做到,“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他更没有做到。

  玩失踪、空城计、瞒天过海……在躲避执行的这段时间,温某可谓神龙见首不见尾,招数用尽。

  然而,“赖”高一尺 ,“执”高一丈。为了捍卫法律尊严,不让善者寒心,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法院的执行干警不言弃,与温某展开了一场斗智斗勇的追击战,誓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追击前瞻:

  善心房东与“深漂”租客对簿公堂

  几年前,外地来深圳打工的温某租住深圳市民刘某的房屋,开了一家教育培训机构。

  考虑到年轻人在外打拼不易,刘某对于温某时常拖欠房租的行为表示理解和包容,不会催促施压,“我们一直非常关注和帮助他,他自己心里也清楚。”

  可惜,刘某的这份善意和信任却被辜负。

  2014年

  温某在拖欠了一两年房租后突然不辞而别,踪迹全无。悲愤交加的刘某将温某起诉至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法院。

  2015年

  法院判决温某支付刘某所拖欠的房租5万余元。

  2015年8月24日

  刘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追击:

  双方频频过招,案件一波三折

  刘某已年过花甲,生活本就艰难,5万元租金打了水漂不仅让她的处境雪上加霜,温某忘恩负义的做法更是让她寒了心,声泪控诉道:“你就是这样来坑我的啊?你的良心从来没有受到过谴责吗?”

  为了帮刘某找到温某,追回欠款,宝安法院执行干警接手该案后,立即与温某进行了数轮交锋。谁曾想,一开始温某战斗指数极高,让执行干警屡屡碰壁。

  第一轮:关键词“空城计”

  01

  温某的行踪无迹可寻,通过查询,执行干警发现其名下除了三家公司之外,没有其它可供执行的财产,而这三家公司的注册地址早已无人办公,人去楼空。

  结果:查人找物都进入了死胡同,2015年10月,法院作出终结本次执行裁定书,并冻结了温某所有的银行、支付宝等账户,同时对其进行限制高消费、边控等。

  此后几年间,执行干警一直没有放弃寻找温某。可让人奇怪的是,温某所有的账户都没有进账,而他也没有坐过飞机和高铁。

  第二轮:关键词“金蝉脱壳”

  02

  2017年,根据刘某提供的线索,执行干警到一家教育培训机构寻找温某,结果被一名工作人员告知没有温某此人。然而,通过现场的一个细节,执行干警怀疑这名工作人员就是温某的哥哥。

  结果:执行干警的这次行动打草惊蛇。后经查实,温某一直在用自己哥哥或侄子的名义开办教育培训机构,他则躲在幕后实际运营。

  追者艰难行进,逃者铁壁防御。在一来一往的拉锯间,时间来到了2018年8月,案件终于迎来转机。

  第三轮:引蛇出洞,上演“现形记”

  03

  执行干警通过全国网络执行查询系统查到了温某的财付通账户,继而追踪到他的微信号。考虑到有人给温某打掩护,此次,执行干警没有急于上门求证,而是以有培训需求为名添加温某为好友。

  在确定温某正是在某教育培训机构上班后,执行干警提出约温某见面,签订培训合同。

  结果:2018年8月29日,执行干警提前到达约定地点,成功拦截了即将赶赴东莞的温某,并对其采取司法拘留措施。

  被执行干警依法控制后,温某仍“负隅顽抗”,装傻充愣说他没欠刘某多少钱。

  他不仅辩称自己隐匿近4年,以他人名义开办教育培训机构是因为被人坑了,要躲避高利贷,还向执行干警哭穷,提议分期偿还欠款。

  面对温某的推诿,执行干警多方查证后认定温某有履行能力,坚决拒绝了其分期还款的提议。而温某也在司法拘留期间,慑于强大的惩戒措施,主动筹款清偿了债务。

  至此,这起搁置了好几年的“骨头案”划上了圆满的句号。温某以名下没钱、避而不见、案件中止执行等为“盾牌”,挑战法律尊严和底线的幻想也化为泡影。

  执行干警到教育培训机构寻找温某时,

  是怎样的细节让他们怀疑

  现场的工作人员就是温某的哥哥?

  温某为了躲避执行

  还使出了怎样的伎俩?

  来源:CCTV《道德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