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网记者 张昆
在云南省边境线上,有一所特别的小学。这里,中国、缅甸的孩子一起上学,为他们建学校的则是一群“穿军装的叔叔”。
为了解决境内外边民子女“上学难”问题,2008年12月,云南德宏州公安边防支队银井边境检查站,与驻地党委政府等相关部门开创了“公安边防部队、地方党委政府、教育部门”三方联创的模式,联手打造了中国第一所边防小学——银井边防小学。
近日,中国长安网记者走访了这所“跨国学校”。
银井边防小学大门 张昆摄
银井边防小学校长孙加亮告诉中国长安网记者:“银井小学地处中缅边境,以前银井村及境外村寨困难儿童多,失学、辍学现象十分突出。”
校长孙加亮介绍,现在,只要孩子达到五岁半不论国籍,带着接种证、出生证明、父母身份证、户口本都可以免费入学。边防小学设置了幼儿园至三年级,开设了汉语、缅语和傣语三语课程。共有6名老师,135名学生,其中包括36名缅籍学生,是名副其实的“跨国学堂”。
上课场景 张昆摄
2008年以来,银井边境检查站与驻地党委政府等相关部门又针对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多、缅籍学生多、困难儿童多,教学环境差等问题,积极协调争取资金260万元为学校重新建盖了教学楼,相继设立了展览室、荣誉室,改建了篮球场、围墙等硬件设施。
2015年又对校舍进行翻修,加盖了一座新校舍,内设食堂、文化活动室和教师休息区。一些社会爱心人士还为学校捐赠了电脑和乐器,学校利用这些资源建立远程教育室,成立了学生鼓乐队、民族文艺表演队。
2016年12月,银井边防小学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四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近年来,德宏州以银井边防小学为代表,联合有关方面建设各类中小学269所,不仅使本州边境贫困地区适龄儿童有学可上,同时吸引了4000余名缅籍学生前来就读。
(教学楼 摄影张昆)
边境检查站为“缅甸小留学生”制发“出入境优先候检卡”的绿色通道,只需挂着《出入境优先候检卡》,便会在执勤官兵的护送下穿过国门和公路来上学。
“上学出国,放学回国”,学生们每天上学要经过银井通道,放学后要从通道返回缅甸的家中,寒来暑往,成为中缅边境线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边防官兵护送学生过境 张昆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