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韶山民警与维吾尔族商贩的兄弟情谊
“汤哥,我妻子进医院了,麻烦你帮忙去看看,有急事!”远在新疆的吐尔逊江心急如焚,给韶山的好兄弟民警汤育生拨打了求救电话。他接完电话,立即赶往韶山市人民医院,看见吐尔逊江的妻子妮撒焦急地向医生比划着,接诊的医生由于不懂维语,正不知所措,会一些维语的汤育生一边擦着汗珠,一边气喘吁吁地对医生说:“她要结扎!”
这位被称为“汤哥”的人,是韶山市公安局清溪派出所的普通民警,名叫汤育生。作为社区民警他有一个别人没有的优势,他曾在新疆学习、工作过12年,对当地回族和维吾尔族人的信仰、生活习惯了解甚深,且会用维语进行日常沟通,回到韶山工作的他负责辖区内维吾尔族兄弟姐妹的服务工作。
维吾尔族群众吐尔逊江在韶山从事烤羊肉串生意已经有10余年,认识汤育生不到两年。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也随他旅居韶山,生意淡季时才回新疆。去年,吐尔逊江全家都在为一件烦心事而发愁:小儿子热合曼到了上学的年龄,是回新疆上学还是在韶山本地上学?如果回新疆读书,家人要两地分开……这时吐尔逊江想起来经常来走访的民警汤育生。
吐尔逊江将自己的烦恼告诉了汤育生。“就在韶山这边上学吧,这样一家人不就在一起了嘛!”看着满脸愁容的吐尔逊江,汤育生安慰道。“我们也想让热合曼在韶山这边上学,可没有本地户口,不知道学校收不收?”吐尔逊江小声嘀咕着。“这样吧,我们一起去学校走走,看看行不行?”听到汤育生愿意帮忙,吐尔逊江像是找到了救星,会心地笑了起来。
汤育生带着吐尔逊江从离住处最近的小学开始,一个一个学校咨询,但都因户口、语言和饮食生活习惯等问题,而被学校婉言谢绝。眼看到了7月,学校都放暑假了,热合曼迟迟找不到愿意接受他的学校。有些失落的吐尔逊江只能做好送小儿子回新疆上学的打算。眼看着好好的一家人,却因小孩上学问题而两地分居,汤育生于心不忍,决心帮忙帮到底,他带着吐尔逊江来到了韶山市教育局寻求帮助,当地教育局表示开学将和学校协调。小热合曼的上学问题终于有了希望。
9月3日这天,韶山市镇泰学校的师生们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学生,7岁的维吾尔族儿童热合曼在妈妈妮撒和社区民警汤育生的陪同下,来到学校报道,很快就办完了入学手续。汤育生还是放心不下,又叮嘱学校的老师:“热合曼是维吾尔族孩子,和别的小孩在饮食和生活习惯上不一样,学校一定要给热合曼的妈妈开辟一条‘绿色通道’,方便她送饭。”一切交代妥当,汤育生才回到所里。因为帮助热合曼解决了入学问题,帮了吐尔逊江一个大忙,两人成了好兄弟。
不久,维吾尔族的“肉孜节”到了,汤育生知道这是新疆维吾尔族群众的重要节日,在外地的维吾尔族人,每当到了穆斯林传统佳节,都会倍感孤独。汤育生记得吐尔逊江曾说过的一句话:“过年过节都跟平常是一样的,一点感觉都没有。”于是,汤育生自掏腰包,准备了些米和油,来到吐尔逊江家里,和他们一起做手抓饭,一起过节。这让吐尔逊江很感动,他逢人就说:“汤哥,好人!”
去年秋韶山市开设了全国首个“内地援疆初中班”,许多维吾尔族和维吾尔族学生来到韶山学习读书。汤育生更忙了,他担负起了这些吐鲁番籍学生和老师的安保工作,师生开学来韶山和放假返回原籍,汤育生全程“护航”。有时候,汤育生还会邀请维吾尔族的兄弟姐妹们到社区参加活动,让他们感受大家庭的温暖。这样一来二往,“汤哥”这个亲切的称呼,在辖区维吾尔族群众中就叫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