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热映影片《我不是药神》中有这样一句对白:
“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
在我看来,这种病,绝不是给钱就一定可以根治的。正如片中绝望的病患们,他们需要“仿制药”吗?
当然需要,这是延续生命的关键。但真正能拯救他们的,或许并不仅仅是一盒药而已。
得病,治病。买“仿制药”,犯法!不买,丢命!
面对这样的选择题,无论站在法律或是道德的制高点上,我们终究无法找到一个最合适的答案。而那些所谓的“药到病除”,倒更像是“固本培元”,提高了自身免疫力。
1
这里有同样的围墙,统一的穿着,
却有着各不相同的过去……
看了一眼窗外绵延的阴雨,周强(化名)微微叹了一口气,斜靠在床头,低头继续看书。
三年前,周强因为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无期徒刑,而他亲手杀死的,竟是自己的亲弟弟——周烈(化名)。
老周家的两个儿子在村子里远近皆知。大儿子周强成绩优秀,勤奋踏实,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做了民营企业的老板,因待人坦诚,儒雅礼貌,在十里八乡是有口皆碑。小儿子周烈从小性情顽劣,长大后更是变本加厉,是出了名的“混混”。
“父亲生日那天,我给爸妈都买了礼物,可一进大院的门,就看到我弟弟拿着菜刀追着我爸跑”,现在回想起来,周强仍有些激动,“他无非是想要钱,自己有手有脚,不出去工作,还逼着我爸拿养老金给他挥霍。”
周强深呼了一口气,“这几年,父母都被他逼疯了,我实在没有办法了。如果不杀了他,我的父母早晚会被他逼死的。”周强在周烈手中夺下菜刀,向周烈挥去,周烈当场死亡。
周强安排好家中事务,主动投案自首。在法庭上,旁听的乡亲们想联名为他请愿,他拒绝了。其实,周强很清楚,杀人犯法,他的行为终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但一直到被判处无期徒刑,他始终都不觉得后悔。
“你用冲动的行为,亲手夺走了你父母全部的希望和依靠,这并不是对与错的问题。”入狱后,分管民警找到了他。周强愣了愣,并没有接话。
直到第一次会见那天,他亲眼看到年迈的父母亲相互搀扶、步履蹒跚的样子,他突然明白了民警这番话的含义。
从功成名就的企业老板,到身陷囹圄的服刑人员,他真的做对了吗?有时候,抛开善与恶,不谈对与错,生活本就包含着更多的含义。
2
服刑是一种惩罚,但如果坐牢把心彻底坐凉了,
还如何去重新拥抱世界呢?
“王明(化名)的眼神终于没那么阴鸷了。”民警暗松了一口气。
王明个子不高,但在入狱前是当地有名的“混世魔王”。说到底,就是一个“狠”字,性格狭隘,睚眦必报。加上被捕入狱是因人举报,因此他更加怀恨在心。
王明从入监开始就很少说话,对其他人也是冷言冷语,隔着老远都能感受到他心中的敌意。
“等我刑满之后,我一定会让出卖我的人付出生命的代价”。每次与民警的谈话,王明都会流露出心中的愤懑。
扭曲的性格,从来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分管民警从他的成长经历入手,得知他性格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年幼时父母离异,无人管教,使他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对他人失去了信任,进而一步步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没有感受过温暖的人,眼里的世界也是冷血的。此后,监区民警决定每天早晨专门对他说“王明,早上好”,晚上对他说“王明,早点休息”。每天两次,雷打不动。分管民警每周找王明谈一次心,虽然刚开始基本都是民警在说,王明往往一语不发,但依然能察觉到,他身上的冷意和恨意消退了许多。
中秋那天,王明正准备返回监舍休息,突然被分管民警喊住。
“王明,早点休息。”“嗯!”“王明,生日快乐!”
王明愣住了,看到民警手里拿着的一小块蛋糕,他才记起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一个很久没有人提起过的日子。在民警的鼓励下,王明尝了一口,蛋糕很甜,真的很甜。
一句“早上好”,一句“早点休息”,一小块蛋糕,这就是监狱工作的一个缩影。让只知道拳脚的人学会讲道理,让依赖偷盗的人能自食其力,让心灰意冷的人重拾信心,让那些飘荡着的无处安放的灵魂,得到救赎,找到归宿。
3
我称不上是灵魂的工程师,
也不会治疗疑难杂症,我或许算是个“修书人”。
比起教育矫正服刑人员,民警老李更喜欢用“修缮”这个词。用心改变他们的行为,重塑他们的三观,这是老李三十年来坚守的初心。
监狱的大门开开合合,见证着一批批奔向新生活的人,也留下了一个个走上迷途的人。老李在基层工作了三十年,每当他走过监内新生浮雕墙的时候,他总会告诉自己:“坏人,是可以被修好的。”
在老李手上改造过的服刑人员累计已经超过了几千人,这里面,有成功,有失败,有心酸,也有期待。“在很多人眼中,这几千人就只是一个数字而已,但对于服刑人员来说,每一个数字都是一段人生。”
老李翻着手中的档案感慨道,“这么多年下来,我愈发觉得每个服刑人员都像一本书:有的是字印错了,有的是排版错了,有的则是页码缺失了,这都需要我们细细去品读、发现。当所有问题都被找出来,并被认真对待的时候,一本完好如初的书终将呈现在我们眼前。”
把这本“书”中的错误纠正,好的内容就会流传更广;倘若弃之任之,错误的影响往往就会从不经意的角落蔓延。这正是支持老李三十年如一日的信念所在。
因此,监狱从来都不是提供“特效药”的地方,监狱警察也从来没有药到病除的“神方”。
无论黑与白、是与非,我们只知道服刑人员终将走出高墙,那一天他必然会把在监狱所经历的带回社会。
如果这里是黑暗的,那新的世界也将是黑暗的;如果他信奉了光明,迎接他的才是新生。
我是监狱警察,我不会救命,但我在认真救心。
策划、素材:镇江监狱 李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