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金融犯罪呈现五大特征 最高检发布指导性案例

2018-07-12 11:33  来源:中国长安网  责任编辑:彭绮琴
字号  分享至:

  童建明。图片来源:最高检网站。

  中国长安网7月12日电 (记者 濮阳艺婧)今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全国检察机关就金融犯罪案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30570件,49553人。最高检还发布了依法惩防金融犯罪第十批指导性案例。

  发布会上,最高检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万春公布,2017年,检察机关共就非法集资类金融犯罪案件(含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提起公诉8252件17144人,同比分别上升6.18%和4.50%。

  万春分析,近年的金融犯罪呈现以下五大特征:一是发案率总体上呈现出多发、略有下降的态势,但仍处于多发状态,特别是涉众型金融犯罪案件持续高发。二是金融犯罪影响面广、处置难度大。三是犯罪手段呈现网络化、专业化发展趋势。四是犯罪多层级集团化作案,欺骗性较强。五是内外勾连作案,追赃难度大,被害人往往损失惨重。

  就上述情况,最高检发布了三件金融犯罪指导性案例,包括朱炜明操纵证券市场案、周辉集资诈骗案、叶经生等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

  针对现在互联网非法集资案件的频发多发,周辉案的主办检察官赵宝琦说:“投资人必须要提高警惕,在高息诱惑面前,保持理性,审慎投资,控制投资风险,一旦发现自身可能卷入非法集资行为,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据了解,此次指导性案例相对于以往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增加了“指控与证明犯罪”相关内容,更利于揭露犯罪行为的本质特征和发挥案例的指导意义和普法意义。如:朱炜明案例完整呈现了检察机关针对证券犯罪隐蔽性强的特点,有力证明犯罪的过程;周辉案例展现了检察官证明被告人有非法占有目的,构成集资诈骗罪的过程;叶经生案例展现了检察官揭示被告人行为具有组织、领导传销活动骗取财物本质特征的过程。

  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童建明表示,接下来,最高检将发挥指导性案例相对于司法解释更加灵活及时的优势,加大案例发布的频次,推进一线办案检察官重视案例研究。

  据悉,针对金融犯罪现状,检察机关下一步将采取多重措施,一方面依法从严惩治涉众型金融犯罪;另一方面,积极参与相关社会治理,促进国家金融监管政策落实,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

“给5000万还是一起下地狱”:女明星与父亲人 ...

无论真是老无所养,还是遭遇亲情胁迫,最终这对父女能够相信、能够依靠的,还是法律。

两男子不知悔改多次开设赌场 终被判处刑罚

 法官寄语: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每个人都应靠诚实劳动创造幸福生活,投机取巧甚至违法犯罪,终究要付出惨重代价。

穿越大半个中国来抓你?三问鸿茅药酒事件

警方跨省抓捕是否涉嫌滥用权力?鸿茅药酒“违法广告”为何屡禁不止?

送给我最最亲爱的迪迪妞,你知道么?

他突然很想给自己的宝贝写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