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日处州禁竞渡
独写菖蒲竹叶杯,
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
舟楫何劳吊屈来。
端午情怀
作者--宋四美
晚上带着女儿和儿子在散步,突然女儿兴奋的叫起来,妈妈你看这一片是不是艾草,我很惊愕,就问女儿:你怎么知道这是艾草,丫头兴奋的讲,她在抖音上看到的,过端午我们采撷回家,放到我们的门上,平时晒起来还可以驱蚊呢。女儿还在津津乐道的讲,而我的思绪被牵到儿时过端午的情景:“粽子香飘庭院,艾叶高挂门堂,香包芳香四溢”。
采艾、挂艾篇
挂艾叶受古人五月五日为“恶日”说法的影响,端午节这天为消灾祛病、预防瘟疫流行,每年家家户户有采艾、挂艾的习惯。古人用艾草代表招百福,认为它是一种可以治百病的药草,插在门上用为祛除各种毒害,可以使人身体健康。
每逢端午,当太阳还未升起,中原城乡还笼罩在晨霭之中,家家户户的大人就踏着露水上路了,据说日出以前的艾性凉,可以辟邪。日出以后的艾性热,容易招邪,所以人们都要赶在日出以前上山采艾。母亲就是采艾大军的一员,每年到端午这天,还未睁开朦胧的双眼时,就已经被门上挂的翠翠的艾叶沁透心脾,整个人就立即清醒起来,走出房门看到满院的艾草整整齐齐的摆放着,像整齐的队伍等待着首长审阅。每年母亲会采好多艾草回来,一则为我们兄弟姐妹准备整个夏天洗澡,这样防止蚊虫叮咬,二则多余的储存起来,她常说有些年轻人不弄这些,等到用的时候找不到了可以把家里多余的分给四邻乡亲。
五彩丝线、香囊篇
苏轼有“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的诗句,描写了当时妇女欢度佳节的场景。而记忆中端午节这天,是孩子们最欢乐的时候。这一天母亲会早早的把做好的黄色绣花鞋,手工做的香囊、各种五彩丝线早早的准备好,等我们起来时第一时间给我们把装备配齐,然后穿上母亲做的绣花鞋,带上五彩丝线,脖间再挂个精美漂亮香囊,到其他小朋友面前炫耀。当时我们个个神气十足,穿梭嬉戏在人前背后。小时候的我们是母亲最理想的模特人选,当我们穿戴整齐,在众人面前炫耀各家母亲的女工技艺时,各家母亲们心理上就得了巨大的安慰和满足。这些凝结着母亲一片爱心的儿童装饰品,为传统的端午节增添了令人心醉的色彩
炸油角、吃粽子篇
每年端午母亲都会炸油角,糖糕,采摘新鲜的芦苇叶给我们包粽子吃,即使以前经济不好的时候,多少都要做些,送到姥姥家的同时,还要送给邻居些。等我们慢慢长大,姐姐们也嫁人了,每年端午都会带油角、糖糕、粽子还有很多好吃的来到母亲家里。这天最兴奋和最幸福的就是我了,因为是家里老小的原因,他们都会在这天满足我的味蕾,挑我最喜欢的给我买来吃。虽然姐姐也会送来糖糕、油角、粽子过来,但我最爱吃的是母亲亲自做的油角、糖糕、包的粽子,总感觉她做的是最香、最甜的。无论什么样的美食,永远会是这样,有着母亲的味道,温暖的味道是天下最美的美食。
来源:“ 兵团监狱”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