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民警将解救猕猴送往扬州动物园饲养。严士明摄
日前,江苏省宝应县公安局奔赴西安将涉嫌买卖猕猴的犯罪嫌疑人李某抓获归案。至此,宝应警方历时3个多月,循线追踪了山东、河北等十个省市,成功打掉了一条从饲养、销售,到购买、直播的非法买卖猕猴的违法犯罪产业链,累计抓获中间商、卖家及涉案买家35人,解救涉案猕猴16只,这也是江苏侦破的最大非法买卖国家保护野生动物案。
2017年10月,宝应一女子在“快手”直播平台上直播养猴的视频很火,网友们纷纷留言转发。这一视频立即引起了宝应警方的警觉。
围绕视频的来源,宝应警方迅速展开调查,发现该视频的发布者是一名叫阿潘的女子,27岁,宝应本地人。经过警方进一步调查,该名女子所养的猴子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猕猴。警方迅速将犯罪嫌疑人阿潘抓获。
据阿潘交代,她在一家服装店打工,工作之余喜欢看“快手”视频。2017年6月,阿潘在“快手”视频上看到,有个昵称叫“小豆豆”的女网友直播养猴。视频中的猴子让阿潘越看越喜爱,于是也想买一只猕猴当宠物养,于是她在视频下方留言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随后,阿潘与“小豆豆”互加了微信。后在聊天中阿潘再次向“小豆豆”请教哪里可以买到猴子,“小豆豆”表示可以帮阿潘买到猕猴,要1.1万元。
2017年7月16日,阿潘通过微信向“小豆豆”支付1.1万元后接到对方消息,称猴子已“搭乘”石家庄到徐州的大巴车。当天下午,阿潘来到徐州长途汽车站,把猴子接到宝应饲养。
此后,阿潘经常在“快手”“火山”、陌陌及微信上发布饲养猴子的视频、图片。其间,有网友在评论区告知阿潘,她所饲养的猴子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猕猴,不能私自饲养,建议送动物园。但阿潘舍不得把猴子送走,直至被抓。
卖家究竟身在何处?阿潘是不是唯一买家?种种迹象让办案民警觉得,阿潘背后很可能存在一条非法买卖猕猴的违法犯罪产业链。于是,宝应警方立即成立专案组,围绕阿潘的上线“小豆豆”展开调查。
很快,警方查明“小豆豆”的真实身份叫马某,26岁,暂住河北石家庄某小区。警方还了解到,马某的同居男友李某也参与了非法买卖猕猴。得知消息后,宝应警方迅速赶赴河北石家庄,在当地警方的协作下,将两人成功抓获。
经审讯得知,马某和李某都属于“中间”,案发前两人主要靠马某经营美容店在河北石家庄生活。去年6月,因房租到期,两人闲来无事看到有网友在“快手”上直播养猴,遂觉得也可以养一只。
后两人经人介绍认识了鲍某,从其处买了一只,并通过“快手”“火山”等网络直播平台直播养猴。直播期间,不少网友询问如何能买到,二人顿觉有利可图。此后,他们就当起了中间商从鲍某处购买猕猴再销售给其他网友,从中赚取差价,直至案发已通过网络将16只猕猴销往全国各地。
今年2月初,宝应警方将河南南阳的鲍某抓获。同时,警方根据马某和李某的交易情况,先后在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等地抓获涉案买家共计24人。经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鉴定,警方解救的猴子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猕猴Macaca mulatta。
根据警方调查,这批涉案的猕猴来自于河南南阳。经查,鲍某是南阳某村的一名村干部,其妻子经营了一家猕猴养殖场,该养殖场有相关驯养繁殖许可证和营业执照,饲养的猕猴主要销售给景区或动物园。由于猕猴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根据有关规定,交易过程中必须要求买方提供饲养猕猴资质,并报请林业部门审批,审批通过后方可交易。
平时,鲍某也会帮妻子销售猕猴。经营期间,该养殖场一直遵照上述流程进行猕猴交易。直至鲍某认识李某。
经查,去年6月至案发,鲍某在未经相关主管部门审批的情况下,擅自向马某、李某贩卖猕猴共计16只。其中,13只被马某、李某销售给阿潘等13名下线买家。其中,有两名买家将购得的猕猴分别转卖给另外两名落网的犯罪嫌疑人。
案发后,公安机关将解救的16只猕猴送至扬州市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另有两只猕猴在买家饲养期间死亡,两只猕猴在买家饲养期间走失,还有一只猕猴被马某送给一个身份不明的网友。
近日,宝应县检察院经审查后认为,鲍某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未经相关主管部门审批,擅自贩卖21只猕猴,其行为已涉嫌非法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依法对其批准逮捕;马某、李某被另案处理;阿潘等32名涉案买家均被公安机关采取取保候审强制措施。
法制网宝应(江苏)5月2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