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央视评论丨上海警察的这次执法,还有一个细节很赞!

2018-05-20 10:35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黄海英
字号  分享至:

  近两天,有一段记录了上海警察执法过程的视频在网络上非常火爆。视频里,警方在向执法对象执法的过程中,遇到了执法对象的抵抗和阻碍,随后警情升级,警方使用了警械。事后,却得到网友和舆论几乎是一边倒的赞扬

  在这次执法中,执法对象的同行者一度高喊“警察打人”,但为啥网友一点都不买账?

  央视评论上海警察这一次现场执法除了严格依程序执法之外,还有那份敢于公开的自信。

  最大限度的公开为执法赢得了公信力

  可视的执法,往往比“摸黑”的执法更有说服力。“你拍可以,但是你不能断章取义。你要传就整段传,出了事你自己负责。”正是最大限度的公开而非刻意的躲闪,为执法赢得了公信力。执法只要规范,何惧被拍?过往,不少警察本来在执法中没问题,但对围观行为往往强加干涉,一推二挡,反而转移了案件的焦点,让执法公信力打了折扣。一旦被断章取义地拍摄,更会诱发舆情一边倒的指责。最终的结果是,有理的警方变成了“无礼”,群众不买账、警察很“受伤”。在这起案例之中,被执法者的朋友在现场也一度喊出“警察打人”的话语,试想如果警方当时阻挠围观者拍摄,而当所谓的“警察打人”视频被上传网络,那么很可能出现的结果就会是:明明是警察依法执法,最终一些网民会被误导成“警察暴力执法”。

  镜头下执法既保护执法对象 也保护了执法者

  习惯在镜头下执法,提高执法的可见度,是基本功也是必修课。它既能防止警察滥用警权,也能有效防止暴力袭警,既保护了执法对象,也保护了执法者自身,其意义是双向的。2016年7月,公安部举办过一次全国公安机关规范执法视频演示培训会。在那次培训会上,针对基层一线民警现场执法这一关键环节,从法律要求、处置流程、行为举止、策略技巧等方面,演示了“应该怎么做”“不应该做什么”,为一线民警提供针对性、操作性、实用性强的执法指引。也正是在那次培训会上,明确提出,“民警执法,围观者未阻碍执法可现场拍摄”。可以说,上海警方执法规范性的提升,无疑是近两年来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一个有益结果。

  以公开获取公信 对公众和执法者是依法治国的双赢

  一个优秀的执法案例,就是一次最好的法治宣传。它既能引导广大群众认识到监督公安执法是权利,认识到配合支持公安执法是义务;也能提示更多一线公安干警规范执法的意义,推动双方共同营造良好执法环境。

  从传播的规律上讲,在第一时间公开,甚至直接让公众拍摄执法全程,其效果远比出了状况之后再出来辟谣、公开执法过程要有效得多。我们见过很多“反转”的新闻,但最好的反转就是不需要反转。以公开获取公信,无论是对警察还是对公众,都是依法治国的双赢。

  文丨央视评论特约撰稿 之山

中美贸易战停火!中美就经贸磋商发表联合声明

双赢结果!

判了!广西"请吃穿山甲"涉事官员因受贿罪获刑10...

穿越大半个中国来抓你?三问鸿茅药酒事件

警方跨省抓捕是否涉嫌滥用权力?鸿茅药酒“违法广告”为何屡禁不止?

泪目!警嫂手记:我从不后悔嫁给警察

“每一个警嫂的背后,从来都不是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