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界面新闻记者 牛其昌
3月13日上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根据该方案,国务院将组建退役军人事务部。
方案指出,将民政部的以军人优抚安置职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军官转业安置职责,以及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后勤保障部有关职责整合,组建退役军人事务部,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
国务委员王勇在就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大会说明中表示,退役军人事务部的主要职责包括:拟订退役军人思想政治、管理保障等工作政策法规并组织实施,褒扬彰显退役军人为党、国家和人民牺牲奉献的精神风范和价值导向,负责军队转业干部、复员干部、退休干部、退役士兵的移交安置工作和自主择业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待遇保障工作,组织开展退役军人教育培训、优待抚恤等,指导全国拥军优属工作,负责烈士及退役军人荣誉奖励、军人公墓维护以及纪念活动等。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保障研究室研究员王桥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此次机构改革针对退役军人事务专门组建独立的部门负责,充分体现了国家对退伍军人的重视,无论对维护军人军属的合法权益还是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公共事业管理系副主任杨燕英认为,随着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和自豪感的增强,加强国防建设是一种必然,“组建专门机构负责退役军人事务,对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提升退役军人的社会地位,以及加强国防建设,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王桥进一步分析道,组建退役军人事务部有其必然性。首先,人民解放军风风雨雨,面对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奋不顾身冲在一线,可以说为人民、为国家贡献出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尽管目前国家对退伍军人提供一定安置费用,但要从根本上落实军人的社会地位,还须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安置工作,否则有悖于社会公平。其次,妥善解决退伍军人的安置问题,还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和军队的建设发展,建立健全集中统一、职责清晰的退役军人管理保障体制势在必行。此外,组建退役军人事务部还有助于发挥退役军人的余热,对地方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在此之前,退役军人事务的管理由民政部下的拥军优属部门负责,在地方则被设在民政局下的救助中心,叫退役军人安置办公室。而救助中心往往是一套班子挂几块牌子,除了负责退役军人安置之外,同时还要负责临时救助、生活无着人员的救助等多项工作。”长期在基层调研的王桥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对于解决退役军人这一特殊群体的后续安置问题,民政口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相关工作的开展也缺乏力度保障。
王桥表示,随着退役军人事务部的组建,下一步针对退役军人生活保障、就职保障的相关办法或将陆续出台,地方也将设立独立于民政部门的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有了独立的部门负责,保障的范围和力度就比以往更大了。随着刚性计划和指标的落实,各地将对号入座,对退役军人进行精准化安置安抚。具体来说,各地方第一步要从退役军人的信息登记开始做起,具体哪一年入伍,哪一年退伍都要分时期、分阶段做好备案工作。”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士兵退役安置工作,先后出台了《关于深入贯彻〈退役士兵安置条例〉扎实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法规政策。在安排工作方面,明确安排到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就业的退役士兵比例,不得低于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总数的80%;中央企业从今年开始按新招录职工5%的比例安置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各地按照退役士兵服役贡献进行量化评分,实行公开安置、阳光安置。
杨燕英认为,退役军人事务部的成立是职能重新整合,角色重新定位的过程,这样一来,各部门的权责将更加清晰,落实的力度也比以往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