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律师从业环境差?只热衷于“炒作”?这位2017法治人物说:不!

2017-12-20 10:20  来源:中国长安网  责任编辑:陈叶军
字号  分享至:

  中国长安网12月19日电 (记者 王淑静)“彭律师,法院判决赔偿的钱下来了!非常感谢!当时,您还帮我垫了将近2000块钱的诉讼费,我得还给您。”

  2008年邻近春节的一天,云南省云南援边律师事务所主任、腾冲市法律援助工作站主任彭旭邦,接到一个电话,对方坚持要还钱。

  在脑海中搜寻了很久,彭旭邦才记起,对方是自己5年前帮忙打过官司的人。“不用了,那次算作我对您的法律援助,不收费。”

  12月17日,彭旭邦做客中国长安网官微“法治人物面对面”宣传海报。

  12月17日,在中国长安网微博“法治人物面对面”直播访谈节目中,提起自己第一次“被动”提供的法律援助,彭旭邦笑了。

  云南腾冲,地处中缅边境。他将自己的律师事务所命名为“援边”,意为“在法律服务中援助边疆困难群体,援助边缘弱势群体”。

  什么时候开始关注法律援助?为什么立志从事这项工作?在1个小时的访谈中,彭旭邦分享了他的故事,“感恩”——是他对十余年工作生涯的概括。

  今年,彭旭邦当选“2017年度十大法治人物”。颁奖词中这样评价道:“因为苦过那样的苦,你知道绝望的重量,因为路过了他们的世界,你明白了肩上的担当。不让柔弱的命运,被现实践踏。不让正义变成沉默的哑巴,你有一个梦想,人间正道,不再沧桑!”

  “律师开展法律援助,是为政府分忧解难”

  “小时候,看到村里的成年男性外出做施工,挑着一箩筐的工具出去,春节回来,常常没拿到工资,空手而回。当时就想到,要用法律的‘武器’帮他们维权。”彭旭邦说。

  他与法律援助“结缘”,始于2002年法学专业毕业之后。他被分配到司法局的法律援助中心。

  从2005年起,彭旭邦就带领全所律师投入到公益法律服务工作中。2012年,个人出资50万元,发起成立了云南省唯一专门办理法律援助的民办非企业单位——腾冲市法律援助工作站,主要服务农民工、妇女、未成年、残疾人、老年人和边疆少数民族等六个群体。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以前,这个团队从事法律援助工作,从没申请过任何补助,全靠自己出资垫付。

  “法律援助应该是政府购买服务,通过律师来实现的,为什么还要让律师通过公益的方式来替政府去承担这个责任呢?”有网友问。

  “没错,法律援助是政府的义务。政府购买服务为受援当事人提供服务,既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又是法律服务专业水平的需要。但因为社会对法律援助的需求比较大,目前律师在诉讼案件的参与率还比较低;在政府没有购买的情况下,有余力的律师作为社会力量也可以参与,更多是靠律师个人的自律、自觉。”

  “有人说,有些从事法律援助的律师是因为业务水平不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向政府要资源、要支持。对此,您怎么看?”还有网友这样问。

  彭旭邦首先表示理解,“既然有这种说法,说明可能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他认为,党和政府一直支持整个律师行业的依法执业——不仅仅是支持做法律援助的律师,全国30多万律师,都是在党和政府的支持配合下发展起来的。

  “律师在开展法律援助的过程中,不是去向政府要资源,而是为政府分忧解难,成为党和政府服务群众的一个桥梁。”

  “有人认为你在‘作秀’,你怎么回应?”

  法律援助,一路走来,并不容易。

  彭邦旭还记得,遇到过最棘手的一次,是帮助两百多位农民工集体讨薪。“一方面要注意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另一方面,我们还要考虑到讨薪者的合法权益。”

  “最难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放弃?反正都做了这么多年的律师,也不缺收费案源。”

  “不会放弃。”他毫无犹豫地回答,“律师事务所从成立到现在,一直秉持并践行着‘援边’的信念,这是我们向社会做出的承诺,应该努力坚持,不能放弃。”

  这支35人的律师团队,在彭旭邦的带领下,从2012年起,为社会贫困群体免费提供法律援助案件1000-1500件。

  这些数字是个什么概念?

  “从法律需求上说,目前律师在法律援助上的参与率不到20%,还有80%-90%的当事人面临着没有机会得到律师帮助的困境。”彭旭邦语速放缓,“总体来看,律师队伍从事法律援助,还存在很大的缺口。”

  除了人少,经费也常常“余额不足”。

  彭旭邦每年会自己拿出一部分钱,作为法律援助经费补助,至今已累计出资320万元。也曾有人嘲讽道“你连饭都还没吃饱,还去做什么法律援助啊?”对此,他总是一笑置之,只当是“对自己的关心”。

  “也有一些读者认为是在‘作秀’,对此,您作何回应?”有网友追问。

  “在我看来,质疑是一种提醒。”彭旭邦回答,“说明整个法律援助还需要做得更好,才能让大家更相信、更支持这个事业。”他提到,央视“法治人物”节目组四年前就找到他,要让他们做候选人,觉得会占用大量的时间、精力,就一直没有报名。期间,也有很多其他评选节目发来邀请,“只想实实在在做些事情,都没答应。”

  “为什么今年想到报名了?”主持人追问道。

  “我觉得是时候给团队一个交代了,也想向那些持有‘法律援助’损害社会、瓦解律师信念错误观点的人们,做一个澄清。”

  “作为一名律师,首先要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得到社会认可”

  从事律师业多年,彭旭邦是怎么看待这份职业的?

  “一方面,律师确实很辛苦,另一方面,社会认可度却并不高。我个人认为,律师应该做到‘有为有位’。”

  谈到目前律师行业发展最大的机遇和困难,彭旭邦说:“最大的机遇是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律师参与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从党委政府要全面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到企业需要法律咨询,再到老百姓打官司,都少不了律师。”而律师自身的政治素质、专业修养以及综合素质,能不能达到整个现代法律服务的社会化大需求?“我觉得这个应该是最困难的地方”。

  还有网友直言不讳地提问:“很多人说律师的从业环境不好,也有人说有的律师只为‘挣钱’、热衷炒作、缺乏底线,您怎么看待这些言论?”

  “首先,职业环境的好坏,跟一个国家法治建设的水平、整个经济发展的水平等都有关系。但是外因不可改变,我觉得作为一名律师,首先要融入社会、服务于社会,得到社会认可。时间久了,职业环境自然会慢慢得到改善。”

  “作为一名专注法律援助的律师,您打算做这件事到什么时候,为什么?”主持人最后问道。

  彭旭邦不假思索:“会坚持到底。2012年以来,我们注重打造目标一致、信念坚定的团队,只要援边律师事务所一直存在,我们就会把‘援边’精神,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