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17个全国法制宣传日,也是第4个国家宪法日。穿梭在大街小巷中,细心的人们不难发现,身边的法治元素几乎处处可见。广场、公园、长廊、地铁……当威严的法条开始“接地气”,就变得生动、亲切起来,让人们发自内心地拥护宪法、出自真诚地信仰宪法。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这是今年国家宪法日的宣传主题。省委宣传部、省司法厅、省普法办自11月下旬至12月下旬,推出“12·4”国家宪法日系列宣传活动,可谓精彩纷呈。
普法地铁专列上线
“哇,今天的地铁跟平时很不一样哎!”昨天下午,通身布满法治元素的杭州地铁2号线给了很多人眼前一亮的惊喜。由省普法办、省司法厅联合杭州市普法办、司法局和杭州地铁集团开通的国内第一列“开往国家宪法日的普法地铁专列”正式上线。
在站台上,记者远远就看到浙江普法卡通形象“晓法”和杭州法治文化代言人“阿普”已经候在车厢门前,憨态可掬的模样瞬间俘获了不少“粉丝”。
“妈妈,我要去蓝色车厢。”一位小朋友刚走进车厢就拉着妈妈向前走。原来,车厢内也是大有乾坤,6节车厢包括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宪法、民法总则、司法行政等法治主题,每个主题车厢各有特色。以宪法主题车厢为例,车顶以一副画卷的形式描绘出一条时间线,解读中国宪法的发展历程,车厢两侧区域则围绕这一时间段宪法的修订内容徐徐展开,让乘客对宪法发展历程一目了然。
“原本觉得宪法是高高在上的,现在这么一来,让我们感觉到宪法就在身边。”每天乘坐地铁上下班的周先生,第一次坐进充满法治元素的车厢里,很有新鲜感,忍不住拿出手机拍照、发朋友圈。
除了地铁带来的惊喜,“学习十九大精神·弘扬宪法精神”暨第四个国家宪法日法治文艺晚会,也为群众带来了一场法治文化盛宴。深情的朗诵、动人的演唱、欢快的快板……一个个精彩纷呈的节目,推动法治宣传走近基层、走近生活、走近群众。
图解宪法发展历史
“这是60多年前,毛主席在西湖边起草宪法的珍贵照片;这是如今浙江警官职业学院的孩子们,在西湖边的宪法纪念馆宣誓的照片,这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昨天下午,宪法法律宣传图片展在省政府三号楼首次“亮相”,一位普法工作者现场作起了介绍。
记者在现场看到,图片展由90多张展板、500多张图片组成,共分为4大板块,包括党的十九大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论述、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浙江、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的理念、以及率先建立普法责任制清单制度和各地法治宣传特色亮点等,记录了我国宪法的发展历史、宪法精神在浙江大地的传承,同时也见证着法治浙江建设的进程。
据了解,此次图片展采用“线上”“线下”联动巡展的形式进行。除了在省行政中心、杭州吴山广场,以及全省各地的机场、码头进行线下展示之外,展板的电子版本还将在各地的网站、移动车载电视等数字平台上进行展示。
了解宪法发展历史,见证中国法治进程。昨天下午,“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也举行了“纪念习近平总书记对‘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作出重要批示一周年座谈会”,让人们对宪法和宪法精神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网络学法寓教于乐
线下的法治宣传活动热闹非凡,线上也掀起了学法热潮。
这几天,很多小伙伴的微信朋友圈里都在转“穿越去古代,寻找狄仁杰”的闯关游戏。这是今年省司法厅联合新浪浙江、新浪微博共同打造的网络学法品牌——“我们一起学宪法”系列活动之一。
这个小游戏通过手机H5形式展现,让小伙伴们在答题闯关的同时,学习宪法知识,还能赢取大奖。
“我们一起学宪法”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6年。从今年11月下旬开始,新浪浙江就推出了活动专题页面,包括“我与宪法”微视频展播和惠企便民法律服务20条的专题宣传页面,全面展示我省“七·五”普法取得的新成效、新成绩,真正把公共法律服务送到老百姓身边。同时,@浙江普法开设了微博话题#我与宪法在17#,目前话题阅读量已经达256万。
接下来,省司法厅还将以网络学院在线测试形式,完成省管领导干部和省直单位公务员开展2017年度法律知识考试,真正让网络学法“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