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梁仁昌 通讯员 陈航岚 林 登
“快请‘拆弹专家’德洋出马!”这样的声音时常在福建省闽侯县公安局白沙派出所里听到。派出所工作千头万绪,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群众围观。但无论多么危急的警情、多么复杂的案件,只要邱德洋出马,就能一一“拆解”,于是同事们就亲切地称呼他为派出所里的“拆弹专家”。
“拆弹利器”之“敏锐眼力”
36岁的邱德洋是白沙派出所的一名民警,曾获福州市优秀人民警察、闽侯县优秀公务员等荣誉称号。在派出所里,邱德洋是图侦方面的一把好手,总能依靠自己“敏锐的眼力”,发现重要案件线索。
去年7月,派出所接到群众举报称,白沙镇珍珠岭附近有个聚众吸毒的窝点。得知线索后,邱德洋立即与同事一起赶往该区域进行实地勘查,并在建于半山腰的一幢别墅内发现散落在地的吸毒工具。邱德洋初步判定该别墅就是吸毒窝点,并断定吸毒人员还会再来。
行至附近的文溪大桥时,邱德洋眼前一亮,原来这座桥是前往珍珠岭的必经之路,而且桥头安装有监控探头。回到单位后,他一头扎进海量监控视频的筛查中。经过近1个月的认真比对,终于锁定了嫌疑车辆。每到周末的晚上,总有3辆小轿车经文溪大桥拐向珍珠岭方向。
一个周末的晚上,3辆小轿车“如约”出现。邱德洋与同事立即出击,一举抓获吸毒人员25名,当场缴获毒品若干。
“拆弹利器”之“缜密思维”
运用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办案经验,从凌乱的线索中抽丝剥茧,还原案件真相,也是“拆弹专家”邱德洋的强项。
今年年初,闽侯警方在一居民楼内抓获涉赌人员17名,预审中多名嫌疑人拒不配合,侦查工作一度陷入僵局。为了让嫌疑人如实交代,邱德洋再次驱车来到赌博窝点,查找案件的“蛛丝马迹”。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现场窗外的草丛里发现了一本不起眼的笔记本,本子里杂乱无章地记录着几个单字和数字,数字不大,不像赌资,倒像是参赌“股东”的股本比例,单字可能是股东代号。邱德洋大胆推测,并顺着这条线往下查,终于坐实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证据。
派出所民警接触最多的是赌博等不起眼的小案,但在邱德洋的眼里,不论案件大小,均关乎群众安危和社会秩序。他总是把办案当作“拆弹”,认真对待,全力以赴。
“拆弹利器”之“强大心脏”
作为“拆弹专家”,邱德洋还有一颗强大的“心脏”,遇到险情时,他处变不惊,总能在危急之中冷静判断,果断作为。也正因此,他多次在险情中挽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今年7月11日凌晨1时许,辖区一幢四层民房着火,邱德洋和同事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到达现场后,他发现着火民房大门紧锁,三楼冒出滚滚浓烟,但着火时还在睡觉的租客李某没能及时逃离火场。面对危急火情,在消防官兵赶到之前,邱德洋冷静带领周边群众开展救援,联系房东打开大门,切断屋内电源,将易燃易爆物品清理出屋,排除二次火灾隐患。他不顾个人安危冲上三楼解救李某,但因火势太大,无法进入中心火场。他不断向李某喊话,指引李某躲到火势较小的楼侧,并安抚李某的情绪。救援中,邱德洋被滚烫的栏杆烫伤,但他强忍疼痛在现场坚守,直到消防队员到达将李某救出。处警结束后,邱德洋拖着疲惫的身躯前往医院处理伤口,他左手掌、右手臂被分别诊断为一级、二级烧伤。
邱德洋的“不要命”举动引来了妻子的“不满”,但他却说:“当时脑袋里想的全是困在火场的群众,不管哪个民警在现场都会这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