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已立秋,老宅旁的荷塘里还是一池青翠。当地人都知道,这立秋一过便是品荷莲的好时节。民谚就有“荷莲一身宝,秋荷最补人”之说。
荷塘里,一部分翠绿的莲蓬已经变成乌黑的莲蓬房子。黑莲蓬的莲子外壳较硬,而翠绿的莲蓬由于没有成熟,剥莲子的外壳就像剥蚕豆一样轻松。剥去外壳,白胖的莲子透着淡淡的清甜味。心细的母亲有时还会特意将莲子掰开,将中间碧绿的嫩芽取出来晒干存着泡茶喝,因为莲心有解暑、清火的功效。
此时,家门口的竹竿上,早已挂满了母亲摘下的第一茬宽大的荷叶。看到晒着的荷叶,我就料到母亲又要做荷叶粉蒸肉了。她会很讲究地挑选猪肋排,切成长短相等的小段,用料酒、生抽、糖浸至入味,同时将糯米洗净沥干。晒干的荷叶要用热水泡开,一张荷叶一分为四剪开。
一切准备妥当,制作美味才算开始。铺开荷叶,在荷叶的一角先放一小把糯米,铺成薄薄地一层,然后放上几段肋排,再均匀地撒一层糯米,最后用荷叶将它们捆扎成四角包,放上灶头用旺火蒸1个小时左右。在蒸的过程中,肋排的酱汁会渗透进糯米,被沥干的糯米充分吸收。整个过程像制作粽子,与其不同的是,蒸熟的粉蒸肉带着荷叶的清香。
除了莲蓬、荷叶可入食,秋季也是莲藕丰收的时节。每到这个季节,母亲都会给我们做糖藕。母亲还传授给我一个秘诀,糖藕一定要选七孔藕。七孔藕的外皮是褐黄色的,体形又短又粗;而九孔藕的外皮光滑、呈乳白色,体形细长,适宜凉拌或清炒。
糖藕的制作很是讲究,无论是选材还是火候,慢不得、急不得。新鲜的莲藕从荷塘里挖出后洗净淤泥,挑选七孔粗壮藕,把藕的外皮削去薄薄一层,并在藕节处切出一个小盖头。有时藕的小孔里还会有些许泥浆,需用筷子慢慢地捅进去清理干净。把浸泡好的糯米与白糖拌在一起,一点点地填进藕的七孔里,用筷子压实,最后用之前切下的小盖头将切口处盖好,并用牙签将四面封口。大火、文火交替着煨煮两三个小时,煮熟后晾凉切片,再淋上蜂蜜就可食用了。口感上既保留着老藕的清脆,又有糯米的香软,甜而不腻。
阔大的荷叶展绿叠翠,光滑油亮;争相盛放的荷花在微风中摇曳生姿,妩媚非凡;一枝枝包裹着清甜莲子的莲蓬,或亭亭玉立、或耷拉着脑袋,有了它们的点缀,荷塘平添了几分诗情画意。泡着一杯莲心茶,摆上一盘荷叶粉蒸肉、配上甜蜜蜜的糖藕,那感觉“老适宜”啦! (口述/沈慧 整理/林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