沱沱河民警正在巡逻。闫小宗 摄
只要坐火车去拉萨,一定会先到青海省格尔木市,火车在那里停靠,换上功率更大的车头,然后载着你穿越昆仑山、唐古拉山。车外,远处有美丽圣洁的雪山玉珠峰,有可可西里的戈壁;近处不时藏羚羊奔跑、藏野驴打滚,还有绿草织就铺向天际的草原……
在火车的疾驰中,许多世界之最被人们忽略了——世界铁路轨面海拔最高点:唐古拉山口处5072米;海拔最高、最长的高原冻土风火山隧道……而这都在格尔木铁路公安处沱沱河车站派出所的辖区内。
7月18日至22日,记者坐火车从北京到青海西宁、再到格尔木,然后改乘汽车奔向唐古拉山镇,探访海拔最高的沱沱河车站派出所。
有人说青藏高原是野生动物的天堂,但是对于铁路民警来说,这些动物跟“捣乱分子”差不多。
沱沱河车站派出所有20余名民警、10余名辅警,负责582公里长的铁路线安全。因为管辖线路太长,为了能够安全及时地巡线,沱沱河车站派出所将辖区分为不冻泉、沱沱河、雁石坪3个警务区,每个警务区由数名民警轮流值守巡线。
记者乘汽车从格尔木出发,沿109国道前行,半个小时后,来到一个名叫南山口的地方。当地人认为,从这里开始,才算进入昆仑山腹地。与记者同行的格尔木铁路公安处宣教室主任郭浩选指着远处的一处房子说:“那就是南山口车站,由此我们就进入了不冻泉警务区。”也就是从这里开始,海拔高度由3000米左右迅速上升,在不冻泉车站达到4611米。记者看到,路边早就没有了树木,茫茫戈壁上是稀疏的绿草。郭浩选说,这已经很不错了,这是因为去年冬天和今年春天雪大雨多。往年这个季节,草还是黄的。
随行的沱沱河车站派出所教导员贾森团告诉记者,民警们出去巡线,一出去就是一整天,中间是不可能回到警务区或者派出所吃饭的,至于晚上何时回来,看情况,没事就早点,有事不知道,大半夜是常事。正因为如此,他们一天只开两顿饭。由于时差关系,这里天亮得比较晚,早饭一般是9点钟。民警们吃完早饭,带够水和馒头,就开始了一天的巡线;晚上回到派出所,再吃第二顿饭。
贾森团还告诉记者,在高原上要切记一件事:吃饭只能吃七成饱,再饿也不能吃饱,吃饱了会喘不上气来。
我们的车在路上行进,不时看到戈壁滩上有动物奔来跑去。
贾森团笑着对记者说,有人说青藏高原是野生动物的天堂,但是对于铁路民警来说,这些动物跟“捣乱分子”差不多。牙好的,把防护网咬断;善钻的,把土刨开一道沟,从防护网下面钻进去;善攀爬的,顺着斜坡冲进防护网;劲大的,比如牦牛、熊,腰一扭、角一顶,防护网就倒了……
民警们在铁路两侧靠着一双脚巡线。一人一段路。对于轻微损坏的防护网,他们修理一下就行了,损坏厉害的就得赶快打电话,请专业队伍来修理。
“有时候民警走着走着,突然就站住了,不敢动。”贾森团说。
“为什么?”记者疑惑。
“遇到狼了。”贾森团回答。
“大白天也能遇到狼?”记者问。
“是真的。有个车站的名字叫江克栋,听着像人的名字,其实是个藏语名词,狼窝的意思。白天,民警与狼相遇,默默无语,互相扭头、离开。晚上,则是旷野里一双双绿眼睛,对着一只警用大手电。但双方还是各让一步,互相不激怒。有时,民警会侧身站在高处,用手电光给狼照一条离开的路。”贾森团向记者讲述着。
事情也不会总是这样大路朝天各走半边。以各种方式冲进防护网里的动物,都要民警们去驱赶。驱赶的时候,需要几个人通力合作,一个人在后面撵,一个人站在高处提防它蹿到另一侧,还得有人站在出口处把它往外赶。有时候,民警们一跑就是数公里,在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话说快了都喘,何况是跑?而且还得时时提防,不能被一些凶猛的动物咬到。
7月21日,不冻泉警务区民警李峰告诉记者:在这里工作时间长了,民警们都养成一个习惯,早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不是洗脸漱口,而是往防护网里看看,有没有动物出没。
冒着危险横穿洪水肆虐的河道、风雪之夜紧急出动,皆因职责所在,再险再难也要去
“青藏铁路开通10余年,沱沱河车站派出所辖区内没有发生过治安和刑事案件。”说这话时,贾森团很轻松。但这轻松的话语中,饱含着沱沱河车站派出所民警许多不为人知的艰辛。
青藏高原虽然降水稀少,但雪山融水如果加上不期而至的大雨,会瞬间冲出山口,令人猝不及防。
民警们都还记得有一年夏天的历险。他们巡线至风火山隧道,进这条隧道巡线,必须要穿上厚棉衣,这里是典型的冻土地貌,一年四季,隧道内都结着冰。刚进隧道时还是晴天,进去不久,天气突变,狂风暴雨,顷刻之间,山洪暴发。他们没处躲藏,只能拼命顺着往前跑,幸亏洞外不远处地势开阔,水势减缓,不然,可真要被洪水吞没了。
尽管洪水中随时有危险相伴,但民警们还要蹚着齐腰深的水,横穿两公里宽的河道,到对岸的线路上去巡线。因为不管什么情况,巡线记录上必须签下当班民警的名字,这是安全行车的保障,没有这个签字,列车就得在前方车站等候,不能走。
贾森团向记者讲述了他的一次亲身经历。那次,他沿着线路一站一站地巡线,快到玉珠峰站时,已经是22时左右,而到车站还有两公里的河滩路。当时,洪水已经把河滩灌满。路在水中,水流湍急。贾森团穿上高筒雨靴就往水里走,没走几步,水淹过膝盖。高原的雪水冰冷刺骨,水裹着石头打在他的腿上,哪里还有路?他还不能把雨靴脱掉,因为脚在水里很快就会磨烂。幸好,车站上有灯光,他不至于迷失方向,这条路来来回回走得太多了,一切都在脑子里。他往前挪动着身体,一步步试探着,避免掉进水坑里。一个小时后,他终于上岸,把工作做完,在巡线记录上签字。随后,他又原路返回。然而,他回不了派出所了,只能进了当地的部队医院。医生知道了事情的经过后,很感动,抱来数床棉被盖在他的身上,他的腿仍然感觉不到温暖……回忆起这段经历,贾森团说,他当时也害怕,但是不后悔。因为这是职责所在。
职责所在,必须义无反顾。李建刚也是这支义无反顾队伍中的一员。
昆仑山冬天的风有多大?说不清。那天晚上10时许,李建刚接到一名火车司机的报警:某铁路桥附近有许多枕木,严重妨碍行车安全。李建刚立即驾车赶往110公里外的事发地。路上,他看到3个路标在狂风中倒下。到达事发地,他把车停在公路边,冒着风雪走进现场,从桥上看到桥下,从路左看到路右,近百米的路线上,没有发现枕木,只有固定电缆用的盖板被狂风掀起,吹得到处都是,宽窄、颜色与枕木相似。他把盖板捡起来,放在一起,收好,而自己被大风刮得不知摔倒了几回。
回忆起这件事,李建刚告诉记者,这件事之所以难忘,并不是因为过程艰难,而是他向上级报告情况后,青藏铁路的电缆改用新材料固定,从此再也没有发生此类事情,确保了安全。这让他欣慰。他说:“咱当铁路民警,不就是为了保证铁路安全么?”
沱沱河车站派出所的民警们不仅守护着青藏铁路的平安,还是百姓财物和生命安全的守护神。他们还有哪些令人感动的故事?敬请关注下期蹲点一线。
(记者 王希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