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新华网评:就地安置对雄安新区人民意味着什么?

2017-06-14 08:35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王贤臻
字号  分享至:

  俯瞰河北省安新县境内的白洋淀(3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尹 亮

  被誉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雄安新区,自诞生之日起就备受关注,而新区人口搬迁主要是就地安置,更是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就地安置这意味着什么?特别是对雄安新区人民意味着什么?

  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是建设雄安新区的题中应有之义。雄安新区的设立、规划、推进……都必须基于共享的理念,以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依归,让包括雄安新区人民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在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这种获得感首先就体现在就地安置。

  就地安置,意味着雄安新区现有的居民不用背井离乡,涉及拆迁、搬迁的群众可以在原拆迁区域范围内进行重新安置。换句话说,原有群众还留在雄安新区,就能够享受到新区发展带来的各项红利,比如高标准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等。与此同时,群众还可以在未来雄安新区的建设中寻找到新的发展机会,实现自身的全方面提升,与新区一起成长。可以说,就地安置是党中央、国务院出台重大决策时始终将人民放在首位的集中体现。

  需要指出的是,就地安置不是原地安置。设立雄安新区,是深入推进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积极稳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建设这样重大的历史性战略工程,必须要有超越一时一地的大历史观,要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把每寸土地规划清楚再开工,真正实现“一张蓝图画到底”,建设标杆工程,打造城市建设的典范。这必然涉及到拆迁、建设、安置的统一规划,必然会存在将有些群众从原地搬迁的状况,而非有些群众理解的原地拆迁、原地安置。事实上,如果真的是完全原地安置,假如原居民区将来变成工业区,那么在原地安置反倒是给群众正常生活造成影响。

  以人为本,谋定后动。雄安新区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人”这个核心谋篇布局,充分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发展社会事业,配套优质教育医疗等资源,提高对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将高端人才和顶尖企业吸引到雄安新区,与雄安人民一道打造更加美好的雄安新区。

广东中山:女子被绑架荒岛,警方18小时解救

6月7日晚,一名49岁的女子被几名男子绑走。中山警方当日22时40分接警后,连续奋战18个小时,成功解救人质,并抓获7名犯罪...

浙江丽水对"公职老赖"零容忍:曝光50人传唤214人

6月12日,浙江丽水中院官微发布消息,称“丽水法院执行风暴猛烈席卷‘公职老赖’”。

"绿色生活"还有多远 专家:低碳还需法律搭把手

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其中谈到了企业的职责、政府的责任以及媒体的责任,也包括每个公民作 ...

王瑞波:做一盏照亮他人的“明灯”

“做一盏发光的‘明灯’”,是王瑞波的从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