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高考录取:警惕六种招生骗局

2017-06-11 19:30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海英
字号  分享至:

  新华社成都6月11日电(记者吴晓颖)每年高招录取期间,总有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急迫心情,设局诈骗。有关部门提醒家长谨防所谓“分不够,钱来凑”的虚假招生承诺,以及“内部指标”、虚假查分网址等诈骗手段。

  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年录取中,不法分子惯用的诈骗伎俩主要有以下六种:自称军校机关或招生部门人员,谎称有“内部招生指标”“计划外招生指标”;谎称能办理艺术、体育、小语种等各类“特长生”加分;伪造录取通知书;发送虚假查分网址,根据家长填写的个人信息进行精准电信诈骗;以高考为由头的“木马”诈骗;以“自主招生”名义行骗,把“自主招生”渲染成“自由招生”。如一些骗子利用考生和家长不懂自主招生、定向招生政策进行欺骗,吹嘘可以弄到某大学定向招生计划,保证录取,公开叫价,收取高额“定向费”。

  四川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已对社会公布,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既要达到高校自主招生测试合格标准,还要达到高校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由高校择优录取。

  近年来,以高考为由头的“木马”诈骗成为新型诈骗方式。诈骗者向考生和家长发送带有木马链接的短信,或者在网站上设置一个诱骗性的木马链接。家长点进去后,木马程序便植入手机,获取关联银行卡等信息,通过拦截获取支付验证码,经网购消费变现或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红包转账提现。

  专家表示,不论何种形式的招生诈骗,都是围绕一个“钱”字,凡是涉及钱财,考生及家长一定要高度警惕。如果遇到招生疑难问题,要通过正规渠道查询核实,不要轻易将考生身份证号、准考证号等信息交予他人。同时,要及时向招生机构或公安机关举报招生诈骗,维护个人权益。

湖北荆州民警玩命上演生死“三秒钟”

轻生男子体力严重消耗,身体左右摆动,一度摇摇欲坠。

盘古氏公司骗贷骗汇案一审公开开庭审理直播

被告单位北京盘古氏投资有限公司、被告人吕涛、解洪淋、杨英骗取贷款,被告人吕涛、解洪淋骗购外汇案一审将于6月9日8时30...

消费者网购假货陷维权难:谁在制假?谁在售假?

网店售卖的那些“专柜正品”都可靠吗?买到假货要维权,有那么容易吗?

坚定的选择:一位检察官助理的高考故事

你以为这样的对话是发生在某个法律专业讨论会上吗?当然不是,这只是我和老爸最最平凡的生活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