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时间22日晚发生的曼彻斯特一演唱会现场爆炸事件,截至目前,已造成22人死亡64人受伤。英国内政部长路德称,曼彻斯特炸弹案的自杀式袭击者阿贝迪之前是为安全机构所知的,而且此人可能不是单独行动。
5月23日晚,正在莫斯科访问的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宣布棉兰老地区戒严,为期60天。杜特尔特将缩短访俄行程,尽快赶回马尼拉。原定于24日与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的会晤、以及25日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会晤都将会被推迟。
两天内,恐袭“一西一东”相继爆发,世界似乎再次笼罩在一片恐慌之中。 然鹅,世事难料,人们的反应似乎并未像一些媒体预料到的那样,“恐慌”“害怕”没有成为此间的“热词”,这点从国内很多小伙伴的反应中也能得到佐证——恐袭并未刷屏。就拿曼城爆炸来说,长安君(微信ID:changan-j)在朋友圈看到这样一段话——朋友圈没人关注曼城爆炸,群里也没有。炸死22人,这类大事儿以前议论会蛮多的,感觉应该是脱敏了,就许多人而言是麻木了。
这到底是为什么?世界怎么了?相信不少人都会有这样的困惑,那么今天,长安君就跟大家一起聊聊这里面的“故事”—— 死伤惨重,为何世界不再“那么”关注?
从美国“9·11”事件开始,恐怖袭击在世界范围内愈演愈烈,差不多每天都能看到规模不等、大小不一的恐怖袭击报道,伤亡人数、损失程度也各不相同,如此密集的报道之下,难免会让世界各国民众产生“虱子多了不在乎”的感觉。
从一个细节也能得到一丝佐证。此次英国爆炸亲历者对媒体表示,观众入场时没有经过金属探测门,也没人查看他们的包,事实上没有任何检查措施。 同时,由于大部分恐袭都发生在有限的一些地区,其他恐袭也都是零星发生于各地,世界并未陷入“一片水深火热之中”,导致很多人的安全意识、麻痹大意思想松懈。从世界范围内来说,这其中,不仅仅是民众,相当一部分政府机构也都存在这样的思想,最终让恐怖分子抓住机会,酿成惨剧。
另外,不得不提到的一点是,虽然有的地区经历过恐袭,并且在之后强化了安保措施,但由于在很长时间(或者一段时间)内未再次发生重大事故,民众心中便产生一种假象:哦,恐袭属于过去时,我们已经很安全了。事实上,正是由于这种松懈麻痹思想,才让一些恐怖分子和恐怖活动死灰复燃,造成二次伤害。 回过头来还看英国。在欧洲,英国被视为“欧洲净土”,即安保措施最严、安全等级最高、恐袭风险最小,但曼城爆炸用事实打脸——恐袭面前,欧洲无净土!世界无真正安全!
当然,更应清醒地认识是,一些国家在反恐行动中坚持“双重标准”,不仅没有将恐怖主义真正打击、消灭,反而促进了恐怖主义的蔓延和报复加剧! 面对恐袭威胁,更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毫无疑问,恐怖主义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公敌。恐袭早已对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构成重大威胁,所以,任何国家任何地区,乃至任何热爱和平的人们都不能对此掉以轻心!
如果人们还在用“麻木”的心态看待恐袭,还在用“无所谓”的形式防御恐袭,还在坚持所谓的“反恐双重标准”,那么,最终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危险!恐怖主义的产生和蔓延原因有很多种,但是,如果世界各国人民能够做到正确认识恐袭,坦诚加强反恐合作,坚决反对霸权主义,真正建立起一个摒弃“双重标准”的全球反恐统一战线,那么,打击恐怖主义、避免更多危害产生、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就不会是那么困难的一件事!并且,这也是实践中得出的最好的结论。 事实上,中国是面临暴恐风险最大的国家之一。那么,从一段时期以来的恐袭事件中,包括此次菲律宾恐袭,我们能看到哪些对中国更有参考价值的信息?我们应认清的现实是什么? 恐怖主义向东南亚扩散,早就是学者关注重点了。从当年发动印尼巴厘岛爆炸的伊斯兰祈祷团开始,到多次绑架杀害中国人的菲律宾阿布沙耶夫组织,都是当年基地组织的分支。自从ISIS兴起之后,东南亚国家的极端主义势力又纷纷与之勾结。“马巫德”据称就是向ISIS效忠过并且被封为“伊斯兰国棉兰老省”的,并且,他们在这次袭击中也打出了ISIS的黑旗。
其实许多人可能一直忽略了一个事实,中国国内存在的“三股势力”与ISIS勾结的一个重要中介就是东南亚国家的这些极端组织,以前就他们不断勾引部分中国公民通过东南亚偷渡出境前往叙利亚参加ISIS武装。如今在叙利亚和伊拉克的ISIS行将就木了,大批逃散的恐怖分子带着他们的疯狂观点、战场经验和武器等等正在重返东南亚,试图在这里掀起一轮黑色浪潮。 威胁真的到了门口,我们该做点什么?
其实说起来,中国这些年基本保持了平静,只有少数地区偶发恐暴事件。这不是说我们国家天然对国际盛行的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免疫,而是我们一直保持了高度的警惕,坚持严防范让他们难有空隙可寻。 当然严密的防范措施也会时不时的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例如机场安检标准异常严格规范,例如出入重要场所同样安检,例如随处可见的民警巡逻、联防联控,使得平日不少人对此颇有怨言。不过事实一再证明,这些“严密”和所谓的“不便”确实有用有效。
这也是很多人在面对国外恐袭而“麻木”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太安全了,所以“忘记”危险。这并不是一个好的信号。 当然,并不是说要人们风声鹤唳,而是说,最起码的风险意识要有,“绝对安全”似乎有些夸张,但是我们可以做到将威胁安全的风险降到最低,我们可以把对恐袭的威胁记在心里,当我们这样去想、去做时,也就能对更加严格的安检措施多一份理解,对为之负重前行的那些人多一份敬意,对生活在这样一个安宁和谐的环境多一份珍惜。
今天,国际恐怖主义已经到了门口,我们国内某些地区的宗教也有了开始极端化的苗头,黑纱罩袍开始公然在某些地方招摇过市,某些以宗教为名的违法犯罪团伙表面上是破坏了社会治安,但是深层里面他们正在被来自外部的极端主义逐步浸润。 在中国,虽然总体上保持了平静,可是善良的人们,你们知道多少人为了这份安全平静得到了多少白眼么?那些四处奔走呼吁警惕外部宗教势力对我进行渗透的有识之士又遭受了多少污蔑攻击么?我们如果想继续维持今天这份平静的生活,那么请每个公民认真与安检人员合作,并且对于身边出现的宗教极端主义势力保持警惕吧!
毕竟,安全、和谐、幸福,是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并且正在享受的生活;毕竟,这才是腾飞的中国、发展的世界,最应有的模样!(作者:千里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