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与毒魔共舞20年他还没过够“瘾”

2017-05-16 10:57  来源:人民公安报  责任编辑:闵玥
字号  分享至:

  档案:杨道兵,1992年入警,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四大队民警。

  战绩:参与勘查、鉴定各类毒品刑事案件现场120个,独立或参与完成各类鉴定近万次,先后在多起公安部毒品目标案件侦办中发挥关键作用,累计完成300余起特大毒品案件的含量鉴定工作。作为毒检技术带头人,他组织开展毒检科研和培训活动,为基层一线单位培训技术骨干3000多名。参与的“203种常用药物对吗啡尿检干扰的研究”获公安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捣窝点,时间不能早也不能晚”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人们常常会这样叮嘱身边的人,甚至强调要远离接触毒品的人。然而,在武汉市公安局,却有这样一个一天不接触毒品就不自在的人。他“触碰”毒品20年,直到现在仍说“没过够瘾”。他的“瘾”绝非毒瘾,而是研究毒品、擒获毒魔的“瘾”。

  他就是武汉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毒品检测高级工程师杨道兵。

  记者在武汉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毒品实验室里见到杨道兵时,他正一边往天平上放毒品样本,一边在笔记本上记着各项数据。

  “这是一架精确度达百万分之一的天平,可以称量0.01毫克的检材;这是拉曼光谱仪,出现场时就靠它检测毒品种类……”谈起实验室里的仪器,杨道兵如数家珍。看似技术宅男,但在查处毒品犯罪的现场,他总能在最关键时刻找到最重要的证据。共同经历的行动多了,同事们都很佩服这个“白大褂”:“没动手,杨工心里就特别有谱!”

  2013年,禁毒支队查获一个藏匿在居民楼楼顶的制毒窝点。时隔4年,回忆起自己参与侦破的一幕幕,杨道兵仍然兴奋不已。

  那是武汉市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早春,凌晨时分比较阴冷,杨道兵和战友们守在窝点外冻得手脚冰冷。屋子里有动静,他却说:“莫慌,他们加氨水和铝,我们就开始行动。”杨道兵口中所说的“他们”,就是犯罪嫌疑人丁某等。

  此时此刻,民警多么急切地想要把犯罪嫌疑人一锅端掉,可一旦贸然冲进去,可能大大影响办案成效。“制作冰毒要加氨水,还要加催化剂铝。如果去早了,化学反应没有完成,依据法律只能认定为未遂。”

  化学反应完成就是行动的最佳时机,这个时机的把握就落到了杨道兵的肩上。整整守候一夜,直到清晨5点他才向民警发出抓捕信号。民警冲进犯罪嫌疑人家中,当场查获含毒品甲基苯丙胺成分的液体396.5千克、甲基苯丙胺129.98克以及调温电热器、真空泵、高温循环器系统、空压机等制毒设备。

  “我们冲进去时,制毒反应刚刚完成,毒品还是热的。这个案子的主要嫌疑人最后被判处死刑。”

  “找到证据,案件才能成立”

  杨道兵身材魁梧,国字脸上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有着中年人特有的严肃表情和低沉声线。讲起和毒品打交道的经历,他难掩嘴角的笑意。

  1992年,化学工程专业毕业的“科班生”杨道兵被分配到了武汉市公安局刑侦处理化检验科从事毒品、毒物的化验工作。1997年,武汉市公安局成立禁毒处,杨道兵开始了20年与毒魔共舞的日子。2014年,国家毒品实验室武汉工作站杨道兵工作室成立,杨道兵以带头人的身份,在毒品鉴定方面进行疑难案件的研究指导。

  看起来尖端的工作,却需要大量的重复劳动。不同于一线侦查的新鲜刺激,杨道兵很多时候将自己关在实验室里和冷冰冰的仪器打交道,旁人看来很是枯燥。武汉市所有的毒品案件,关于毒品品种、重量、种类、含量等检验鉴定资料都出自他的工作室,并作为法庭证据使用。

  2015年,禁毒支队获悉有人贩卖新精神活性物质,成立专班侦办这起案件,杨道兵作为毒品鉴定专家参与案件侦破。面对新难题,杨道兵有些头疼。国家管制的药品有200多种,不法分子绞尽脑汁“打擦边球”。甲基苯丙胺属国家管制药物,犯罪分子就制作对甲基苯丙胺。在侦办这起专案时,杨道兵前期获取几批样品,一点国家管制药品的影子都没摸到,无法出手打击。

  必须找到证据,案件才能成立。办案民警陆陆续续收集了20多种样品,杨道兵一一细致检测。有时候,一个样品的实验竟做几十次,有人笑他“迂”进去了。终于,一种强效的安眠镇静药——佐匹克隆被他检测了出来。

  专班侦查发现,犯罪嫌疑人全部通过网络联系,上线和下线从不碰面,如何把整个犯罪链条一网打尽又成为新的办案难题。杨道兵确定了两种生产佐匹克隆的原料,让侦查员有目的地紧盯原料出处。就这样,狡猾的毒贩们制造、运输、销售的整个链条被捕捉出来。专班顺利摧毁这张“毒网”,缴获毒品14千克。

  “鉴定报告关乎嫌疑人的生死”

  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联合出台了《办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要求“可能判处死刑的毒品犯罪案件,毒品鉴定结论中应有含量鉴定的结论”。一份《毒品含量鉴定书》关乎犯罪嫌疑人的生死。

  去年6月15日,禁毒支队在黄陂区打掉一个制毒窝点,现场查获110千克“麻果”,杨道兵负责毒品含量鉴定。

  “110千克的麻果,甲基苯丙胺的含量居然不高于0.2%。”看到杨道兵的鉴定报告,办案民警十分惊讶。犯罪嫌疑人江某供述,为获取暴利,在制毒过程中他大量掺假。去年12月,此案进入起诉程序,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官专门找到杨道兵,听取他的专业意见。

  在20年与毒魔打交道的过程中,杨道兵凭借专业、严谨的工作态度,公正、公平、客观地对待每一起案件、每一名犯罪嫌疑人。

  (记者 杨槐柳 通讯员 黄赤橙 程静)

【动画】炫酷动画带你穿越一带一路

丝绸之路上的驼铃桨声跨越时空,在新世纪奏响“一带一路”的交响曲。

河南省检察院原副检察长李晋华受贿、巨额财产 ...

近日河南省濮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其有期徒刑14年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00万元。

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看十大民生获得感

高朋满座的论坛与寻常百姓的生活有何关系?“一带一路”这一世纪工程将带给各国人民哪些获得感?

妈妈,我成为了最值得骄傲的你!

正如儿子的名字,或许这都是天意,从财务到内勤,没有那么多惊心动魄的故事,却让一份细致影响着从警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