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网讯(记者万静)国务院新闻办公室5月1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介绍推进贸易畅通,深化“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有外媒记者提出,一些外企认为中方“一带一路”基础设施项目是为中企服务的,而不是为其他国家企业服务的,许多外企担心它们是否能够像中企一样参与到相关项目的竞标过程当中。
对此,钱克明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来的,但是这个倡议不是一个个人倡议或者仅仅停留在一个倡议层面,而是得到全世界广泛响应的一个倡议,所以上述担心没有必要。“一带一路”的生命力在于包含了沿线国家对未来发展的一种期待,唤醒了它们对发展的追求和希望。在推进过程当中,包括企业、政府,都着眼于科学规划和审慎推进,促进这个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至于操作层面,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会对这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包括设施联通、政策沟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它的生命力也会越来越强大。
商务部合作司负责人张幸福表示,中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投资合作业务,要严格按照东道国的业主要求,并遵循国际惯例,积极参与项目的招投标,与国际同行企业在同一个平台上开展竞争与合作。据统计,2016年中国境外企业销售额达1.5万亿美元,向所在国缴纳税费达400亿美元,雇佣外方员工超过150万人。同时,我国也不乏中国企业和第三国企业开展合作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