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小舢板,挎着勘查箱,皮肤黝黑,身材瘦小,喜欢笑,这是浙江省嵊泗县公安局枸杞派出所民警陈超的真实写照。从警才4年,28岁的陈超在当地海岛已是小有名气的刑警。
想破案,扎根海岛完成转型
陈超所在的枸杞派出所是浙东沿海最偏远的公安派出所,守护着枸杞乡33个大小岛屿的和谐与安宁。陈超就是这个7人派出所里唯一的刑侦民警,是名副其实的一个人的“刑警队”。
2011年,大学毕业的他毅然报考警队,被嵊泗县公安局录用,成为枸杞派出所的一名民警。是一次出警让陈超对海岛警察有了更深的认识。那天,一位大妈家里放着的200元钱被盗。陈超到现场后,由于没学过现场勘查,只能干着急,只好一边安抚大妈,一边保护现场,然后报告刑侦大队。然而不巧的是,这天正赶上大风停航,勘查民警无法进岛。等到第二天赶到的时候,现场痕迹几乎灭失,提取不到有价值的证据。
这件事情,让陈超很自责。他时常会想起那位大妈失望流泪的样子。如果枸杞岛上有刑警,如果自己精通现场勘查,或许案子就破了!强烈的责任感让陈超做了一个决定,扎根枸杞,学好刑侦本领,做一名属于枸杞岛的刑侦专干。此后,每次刑侦大队的同事到枸杞办案,他都跟在后面,“偷学”勘查本领。几个月后,陈超被所里派到刑侦大队跟班学习,各种刑侦技术、破案手段,各种各样的器材,都让他受益无穷。
巧破案,从狗入手找到窃贼
陈超就凭着那股钻劲,逐渐成长为枸杞派出所的刑侦专家,还破获了岛内不少案件。最让他难忘的,要数那起首次独立侦办的刑事案件。
2014年10月初的一个下午,夏女士停放在庙干村广场附近的电动车后备厢被人撬开,里面放着的近2万元钱和一条黄金手链被盗。
接到报案后,陈超反复查阅视频,发现案发时间段有一只大黄狗多次出现在镜头里,且时不时对着被盗电动车方向摇晃尾巴。陈超大胆推测:狗主人极有可能就是犯罪嫌疑人!
得益于陈超先前扎实的社区工作,陈超很快找到视频中的狗,狗主人李某见陈超突然到访十分慌张。一番交锋后,李某败下阵来,交代了盗窃事实,被盗的现金和手链也在李某家中被查获。
善破案,小岛刑警名扬海上
这一战让陈超在枸杞岛上声名鹊起,一个人的“刑警队”赢得了群众的称赞。群众的笑脸让陈超信心倍增,更加努力地学习专业知识,逐渐被群众称为“小岛神探”,就连附近海岛的派出所有时也会请他去侦查破案。
2015年6月,嵊山公安边防派出所辖区一艘渔船船舱的门锁被利器斩断,舱内财物被盗。案情复杂,嵊山边防派出所向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求助。可当时风大浪急,刑侦大队的民警无法赶到现场,陈超“临危”受命赶往嵊山岛。经过勘查,他在门锁被斩断的痕迹上发现,船上并没有一种利器符合,应是船外物品。顺着这个思路,他果然在渔船附近的草丛里找到了被嫌疑人扔掉的菜刀,并根据菜刀顺利找到了主人,破获了此案。
陈超常说,海岛的环境成就了他特殊的刑警形象,没有惊天大案,没有惊险追逃,有的只是坐着小船在海浪中颠簸,吸着海风在惊涛旁蹲守。然而,每一起小案的破获都能挽回群众的损失,这是警察的价值。
控发案,唯愿“小岛无贼”
对老百姓来说公安就是要破案;但对公安来说,除了破案,控发案才是核心目标。今年,嵊泗县公安局提出打造“夜不闭户”安全海岛。陈超经过认真思考,总结提炼了科技化防控、户籍化排查、社会化群防三大技战法,被县公安局推广应用。
在科技化防控上,他向所领导建议增加监控探头,尤其是在码头、民宿、贻贝养殖场实现监控全覆盖。为提升商户防盗能力,他深入小商场、小超市,挨家挨户动员安装监控探头,对犯罪分子形成震慑。在户籍化排查上,他建议实行避风船只人员的实名登记制度,让社区民警从“坐堂登记”转变为“上门采集”,以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员管控。在社会化群防上,他促动成立养殖户联盟,实行定期夜间巡逻,组织民力形成合力,有效提升防范能力。
陈超最大的梦想是“枸杞岛无案”。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近年来,枸杞岛上刑事案件年发案均不超过10起,盗窃等侵财案件更是鲜有发生。2017年以来,枸杞岛仍保持着刑事案件零发案。
(谢佳 叶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