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江苏海安警方破获系列出国务工合同诈骗案 涉案500余万

2017-02-27 10:37  来源:法制网  责任编辑:王淑静
字号  分享至:

  海安警方破获系列出国务工合同诈骗案 涉案500余万

  警方提醒:以因私出境为名赴外打工需谨防诈骗

  法制网讯(记者丁国锋 通讯员仇稳山 缪月平)以帮助务工人员出国打工为幌子,且每人收取1千元到18万元不等的中介费,先后与近240名受害人签订劳务派遣合同,然而两年多无一人出国。2月26日,记者从江苏省海安警方获悉,海安警方已破获这起系列涉外劳务合同诈骗案,犯罪嫌疑人李某、姜某被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捕。

  2016年3月份以来,海安县公安局城北派出所接到报警称,想要出国务工的人在交付高额费用给李某所办的“中介公司”,去澳大利亚打工,但一年多时间过去,始终不能出国。务工人员觉得上当受骗,曾到李某门上索要钱款,李某不是拒不见面,就是用花言巧语搪塞。时隔不久,海安县公安局城南派出所也接到姜某经营的出境“中介公司”群众上门索要报名费的报警。

  民警在调处纠纷时发现,姜某和李某一样,都是以中介机构名义,签订委托出境合同,收取高额报名费,然后用种种理由玩忽悠,避而不谈出国务工的事情。警方深入调查后发现,李某、姜某两人先后经营四家门店办理出境中介业务,都不具备办理出国劳务的相关资质,但受害人全部是出于出国务工的目的,与二人签订的委托出境合同,而在一些合同中竟然标明“我公司不开展外派劳务”。

  警方在调查姜某银行交易记录时发现,所谓的出国务工的中介报名费都已经被姜某挪用挥霍,一部分用于多家门店的开支,一部分用于个人生活消费,购买小轿车、家庭成员生活开支、归还个人信用卡还款、投资等等,近400万元被挥霍一空。而另案的李某的“中介公司”也存在类似问题,收取近40名务工人员的近百万元报名费挥霍一空。检察机关认为,李某、姜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且数额巨大,依法对二人批准逮捕。

  警方提醒:市民要想报名出国,首先要看出国报名的公司有没有出国劳务的资质,即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具有对外承包工程资格的企业,在工程项下进行的外派劳务,或具有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的企业,可以进行出国劳务外派;其次,务工人员也可以到当地商务部门咨询了解该企业的出国劳务项目在商务部门是否备案;最后,要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签订正规的劳务合同,只有经过这三步,才可以交费进行下一步的出国前准备工作。警方建议劳务人员一定要通过正规的途径办理出国劳务手续,遇到诈骗及时报警,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报道

火爆枪战:请扶好你的耳机!

这14“金刚”,百步穿杨、百折不挠、百炼成钢、百战不殆,他们是谁?

广东省原副省长刘志庚受贿9817余万受审

被告人刘志庚直接或者通过其家人等收受上述单位和个人给予的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9817.015069万元。

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巩固发展“压倒性态势”

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坚守反腐败阵地,巩固住目前的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叫“执行”换新天

正值全国法院为实现基本解决执行难目标而奋勇前行的时刻,侯铁男法官永远离开了我们。斯人已逝,使命尚在。我们一定要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