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

设为首页 | 我要投稿
长安播报

一册白乐天 半生诗歌缘

2017-02-24 11:16  来源:人民公安报  责任编辑:闵玥
字号  分享至:

  说来话长,对古诗词的喜爱,源于一本《白居易诗译析》。上世纪80年代初期,能拥有一本精装版的课外读物,是件非常奢侈的事情。我还清楚地记得,那一天,从辛集镇书店走出来时的心情,怀抱着散发着墨香的新书,坐在三姐的“大金鹿”后面,沿着漳卫新河南岸的堤坝一路颠簸着回家,深冬的夕阳恰好笼罩过来,那一刻,有书在手,突然觉得鲁北平原的风不再凛冽了,满河滩枯黄的芦苇也莫名地生动了起来。

  起初,在三姐看来,我坚持买下那本书,不过是小孩子家的一时兴起。而令她意想不到的是,几个月下来,厚达400多页的一册书,我已经能背诵其中的大部分章节了,包括《长恨歌》《琵琶行》这样的长诗。后来,随着年龄、见识的增长,我渐渐明白,对于一个大字都认不了几个的小小少年来说,能够读得懂白居易,应该归功于白居易的“不赏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的诗风追求。

  白乐天的诗重写实、尚通俗、接地气,反对离开内容单纯地追求“宫律高”、“文字奇”的诗风。我一直觉得,他就是中国口语诗的鼻祖,特别是那些大量针对社会现实的讽喻诗,这些诗虽然曾使他得罪当权被贬,但也令他“兼济天下”的赤心天地昭然。

  应该说,正是这本《白居易诗译析》成为我最早的诗歌启蒙。我因此去探究与白居易有过交集的诗人,比如与之并称“刘白”的刘郎刘禹锡,继而又去探究有着“宋代刘郎”之称的苏东坡……我曾追寻着白居易的脚步走过西湖的白堤、苏州的山塘街,也曾于桃花盛开的时节造访过刘禹锡的玄都观,还曾在苏堤的锁澜桥凭吊过苏东坡。

  再后来,我不仅读诗,还尝试着去写诗,我写菊花,心中谨记古人风骨,“此花原是晋时栽,弃世傲霜开。东篱坠露生芳信,一樽酒,饮尽蓬莱。荷耜长耕南亩,悠然山气盈怀。”我写故乡,心中常念土地深情,“经年此去人何处?纵红笺细字,旧梦难圆。独立无凭,偏闻离曲轻弹。雕栏拍遍人尤瘦,把归心,且寄更阑。梦一回,小院丰泽,无限家山。”

  就这样,由一本书,到一条线,由一条线,再到一片天。是一本书,播下了少年心中的一粒种,是一本书,架起了少年通向文学圣殿的一座桥。

  (苏雨景)

蔡松松勇救落水儿童牺牲:总觉得他不曾走远

在耗尽最后一丝力气救起两名儿童后英勇牺牲。素不相识的孩子得救了,而他一对3岁的双胞胎女儿却永远失去了爸爸。

最高法在行动丨让老赖无处可藏

最高人民法院与腾讯新闻共同开展“向执行难全面宣战”大型网络直播活动。

2017省级地方两会今日全落幕 各地今年准备怎么干

在各省份政府工作报告中,“振兴实体经济”、“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治理环境污染”等成为关键词,各地也为今年要办 ...

张荣蓉:一刻都放不下心中的“警察梦”

同事眼中,她巾帼不让须眉,只身制止持械斗殴,办案破案如男儿一样威风凛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