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落实“普法责任制”开花结果
哪里需要“普”哪里
“阿汤哥,多谢你的视频,让我妈断了非法集资的念头。”家住江苏常州清潭的市民小孙带着锦旗赶到常州市局前街派出所,交到了民警汤彦杰的手中。
前段时间,刘大妈接到“电话”,对方邀请她加入一个年收益高达15%的信托理财活动。刘大妈本已将钱备好,可偶然在微信群里看到“阿汤哥说防范”视频让她顿时警醒,“这就是阿汤哥重点提到过的非法集资案例!”刘大妈吓得满头大汗,叮嘱儿子给阿汤哥送面锦旗表示谢意。
2015年1月,90后社区民警汤彦杰将他在日常处警中遇到的电信诈骗案例,制作成微视频在微博、微信上传播,爆红网络。常州市公安局总结经验,策划制作包括“防盗”“防扒”“防骗”“防拐”等数十个系列的“阿汤哥说防范”系列微视频并在网上推广,网络点击量突破10亿次,让网民朋友们在笑声中学到了法。
“只有知道群众需要什么,才能将普法普进他们的心里。”“七五”普法以来,常州市司法局开列“普法责任制”清单,要求执法单位将普法工作融入日常工作中,“在执法的同时就把普法做好,普法到位了执法才能到位。”常州市司法局局长张加林说。
“现在每月一期的‘真人故事汇’我都要看,不仅我看,我还转发给老公和闺蜜看。”郝女士在职场上是个女强人,可在处理家庭问题上却束手无策,多年忍受家暴却难以启齿。在朋友圈看到常州妇联举办的“真人故事汇”普法维权沙龙后,她来到了妇联的家暴庇护站寻求帮助,最终鼓起勇气报了警,并向丈夫提出了离婚。
“幸福e家——真人故事汇”是常州市妇联今年重点打造的“互联网+线上线下”普法项目,手机用户只需点击普法“微沙龙”链接,故事汇现场跃然眼前,听着当事人的陈述和法官、律师的点评,用户如同身临其境,不知不觉就在聆听和互动中学到了反家暴、反性骚扰等法律知识。
目前,搭载微沙龙的“常州女性”微信公众号已超过了10万粉丝,公众号定期推送各类维权普法内容,微信上还设置“初蕾、含苞、绽放、孤芳和秋实”5个贯穿妇女一生,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婚姻状况的普法维权套餐,同时链接线下15个社会组织和100余名专家志愿者,即时预约便可获得维权服务,实现了掌上普法和线下维权的无缝对接。
“爸爸,我以后再也不偷了,我一定好好学习,让您放心。”听到孩子的保证,小东爸爸不由得落下泪来,“谢谢你们,孩子终于走上正路了。”来常州经商的小东父亲自从组建新家庭后忽视了对儿子的教育,导致小东初中毕业就流入社会。去年7月,小东与父亲发生口角后遭到一顿暴打,一气之下离家出走,最终因缺钱盗窃被抓。
接受社区矫正后,小东在父亲的陪同下来到了天宁区阳光天地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的青苗法治课堂,接受法治教育和重点帮扶。社工为小东定制了法律服务计划,先后设计了“法律法规知多少”“普法我先行”等互动普法课,还邀请了网络红人“阿汤哥”来为小东普及自护知识。同时中心还为小东父亲提供了咨询服务,并邀请他与其他家长共同组建交流小组,改善小东父子的沟通模式以及小东父亲的教育方式。
“青少年普法工作要集中社会资源,用青少年感兴趣的方式来做。”今年以来,天宁团区委组建了常州市天宁区“N家益”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通过为公益项目提供平台,让青少年获得更加多元化的普法服务和各类资源。(虞 宙)